天幕上的内容。
不仅在楚地、齐地,造成了巨大的风波。
无数怀揣着复国之志的旧贵族,他们过去是一国的统治阶层。
但在大秦的统治下,不仅进阶无门,财富更是比起以往缩水不少。
谁,又愿意呢?
赵地,邯郸。
经过了长平之战,被白起坑杀无数降卒的赵国,大概是最愤恨秦国的。
而赵国,更是抵抗秦国最为激烈的。
哪怕如今的赵国邯郸,归属于大秦的治下,但是对于赵人来说。
他们的父兄,子弟都是因为抵抗秦人而死,又怎么会接受秦人统治。
更何况,秦人的统治,还如此残酷。
无休止的劳役,加上秦法对于基层黔首的约束,他们对于秦人更是痛恨。
见到天幕大秦要“二世而亡’,自然让他们喜不自胜。
魏地,也就是过去的魏国。
曾经也是战国七雄,但从马陵之战被齐国孙膑击败,精锐覆灭。
秦国反攻被迫割让河西之地,自迁都大梁就处于中原四战之地。
抵抗秦国能力最弱,但对于天幕呈现出的大秦未来,也不免发出了惊喜之色。
怀揣“复国之志’的旧贵族们,觉得只要做等赢政死去。
他们就有再次复国的机会,享受王侯富贵。
但见到“昭武盛世’,还有“四百年’一统的大秦,不由得泪流满面。
“苍天不公,暴秦苛政,为何赢政还有如此麒麟子,能够挽救大秦江山社稷啊。”
“我大赵/大魏难不成就真的复国无望了吗?!”
“苍天不助我啊!”
旧贵族们痛哭流涕,黔首们却是另一种感受。
“哎呦我的老天爷啊,这三世皇帝还是个好人啊,收的税那么少。”
“那些老爷们的田地,今后都是我们的了?苍天啊,让这位三世皇帝早点上位吧。”
黔首们乐呵呵的,想不到以后还有那么好的君主等着他们。
但看到二世皇帝的战乱时候,所有人也不免一沉,战乱那就意味着,又要过以前那种不安定的日子了?这大秦一统天下,中原才安定多久。
怎么又要打仗呢?
他们不懂什么家国大义,只想要一份安稳的日子。
燕地、韩地,一些潜藏在市井中的游侠、刺客。
原本视秦为死敌,以刺杀秦吏为荣。
但在看到天幕中昭武帝行“仁政’所实现的盛世后,他们握着剑柄的手,第一次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与动摇。
他们所追求的“侠义”,与这位未来帝王所施行的“仁政”相比,似乎……不值一提?
而与六国故地的复杂心态截然不同,关中,这片大秦的龙兴之地,早已沸腾!
无数老秦人,在看到天幕后,先是为大秦差点二世而亡而惊恐后怕,随即又为昭武帝开创的千古盛世而激动万分,热血澎湃!
他们纷纷走出家门,朝着咸阳的方向,黑压压地跪倒一片,用最质朴也最虔诚的方式,叩拜着,高呼着:
“天佑大秦!天佑大秦!”
韩地,一处隐蔽的庄园内。
面容俊秀、气质儒雅的张良,默默地看着天幕消失,久久不语。他那双深邃的眼眸中,波澜起伏。天幕的出现,彻底打乱了他为韩国复仇而精心策划的一切。
那个名为赢辰的六公子……将是他此生,前所未闻,也最不可战胜的敌人。
他的灭秦大计,还能成功吗?
张良的手,不由自主地握紧了。
章台殿内。
殿外那隐约传来的、山呼海啸般的“天佑大秦”之声,如同最尖锐的利刺,深深扎进了赢政的心里。天下人心……竞因一个尚未发生的“未来”,而发生了如此剧烈的偏转!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阶下,王翦、蒙武等一众老将,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激动与期盼。
李斯面如死灰,身体微不可察地颤抖着。
而淳于越为首的儒生们,则是一副失魂落魄、信仰崩塌的模样。
最让他心烦意乱的,是扶苏。
这个他曾经寄予厚望的长子,此刻正怔怔地望着大殿的角落,眼神中充满了释然,甚至……是一丝解脱?
他彻底放弃了?
赢政的心头,无名火起。
但他强行压了下去。
现在不是追究这些的时候。
天幕所揭示的一切,像一把钥匙,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万世基业”的大门。
但门后那条路该怎么走,他依旧充满了迷茫与困惑。
尤其是那套“郡国并行”与“修订秦礼”的组合拳,看似高明,却与他毕生坚持的“郡县集权”和“法家独尊”之道,背道而驰!
他的视线,最终锁定了那个从始至终都恨不得把自己缩成一粒尘埃的罪魁祸首一一他的六子,赢辰。“赢辰!”
赢政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拉了回来。
赢辰心中“咯噔”一下,暗道一声“完了”,只能磨磨蹭蹭地从角落里挪了出来,低着头,一副标准的鹌鹑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