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前序:诸葛亮出现后,姜维带着几名亲卫找了过来。
来到诸葛亮面前,姜维禀报道:“禀丞相,辎重已经运达,现有火炮一百门,火铳三千支,是否可以开始攻城?”
诸葛亮不知道这是不是苏秩所说的“关键抉择”之一,本着小心、谨慎的原则,诸葛亮询问了很多自己之前的部署。
姜维一一回答,诸葛亮发现这里跟自己之前的部署竞然一模一样。
“这不是说预示着,真实世界里,过不了多久火炮和火铳就会送达?”诸葛亮心中暗道。
沉思片刻,觉得没有什么漏洞的诸葛亮,下令道:“攻城!”
“喏!”姜维抱拳领命而去。
紧接着,
诸葛亮感觉眼前又是一阵扭曲,自己似乎变成了一只鸟,在天空中俯瞰着大地。
知道此事,诸葛亮才终于确信,自己确实是在模拟世界中,而不是在自己的真实世界里。
地面,
姜维、张翼率领的神火营,开始用上百门火炮对着斜谷城狂轰滥炸。
斜谷城城墙虽然坚固,但也经不住上百门火炮对着一段城墙的轰炸。
仅仅两个时辰的时间,斜古城的城墙就被轰塌了十余处。
城墙垮塌后,许多魏国士兵根本不想反抗,一窝蜂朝着后方逃去。
郭淮心知自己这里已经是最后的堡垒,自己退无可退。
于是,他率领仅剩的五千人,向着姜维率领的神火营发动了自杀式的冲锋。
五千步兵,在对上神火营时根本翻不起半点浪花儿。
画面一转,诸葛亮的视野又回到了地面。
姜维在前,赵广在次,他们身后跟着两名士卒,压着魏国重臣雍州刺史郭淮!!
而真正的系统提示出现了。
【当前节点(第0年·斜谷城破):
此战杀敌一千,俘获两千,敌军大将、雍州刺史郭淮被我军生擒。
其余魏军残部尽数溃散出城,斜谷城全域为我军掌控。
请在十分钟内做出选择:
甲.亲往劝降郭淮:携酒至囚帐见郭淮,陈说利弊,劝其归降。
乙.囚于军中,待击退司马懿援军后再作处置。
丙.邀请郭淮共同登上城楼,故意令城中及周边归附的魏地百姓观之。】
一行一行淡金色的字迹,突兀地浮现在诸葛亮眼前的空气中。
苏秩同样也能看到系统给诸葛亮出的选择题,他不由得好奇道:“第一个关键抉择来了……但郭淮这种家族都在魏国的名将,怕是不会投降吧?孔明,你会选哪个?”
诸葛亮面色凝重,心中暗忖:“
郭淮出身太原郭氏,乃曹魏名将、重臣,久镇雍凉,其家族根基深植于魏国。
观其过往,对曹魏忠心耿耿,多次与我军交锋,尽显忠勇,让其归降,几无可能。
郭淮在雍凉有着巨大的威望,深得军心民心。
若贸然杀之,恐激怒雍凉之地民心,日后治理多有阻碍,亦会寒了魏地降卒之心……”
随后,诸葛亮看向第二条选项,暗忖道:“单纯囚禁,又似浪费了这一关键人物的价值。”最后,是第三项:“邀请郭淮共同登上城楼,故意令城中及周边归附的魏地百姓观,之……”诸葛亮心思急转,“如今斜谷城已破,郭淮被俘虏,我军兵锋直至长安,雍凉百姓和魏军,必定人心惶惶。
若能巧施计谋,让他们误以为郭淮投降了我军,必能极大地打击曹魏军民的士气,动摇他们继续抵抗的决心。
同时也能让归附的百姓更加安心地接受我军统治,稳定新占领地区的局势。”
诸葛亮沉思良久,最终下定决心,选择了【丙】选项。
在诸葛亮做出选择之后,
他发现自己又变成了不可控制的状态,成为了旁观者的状态。
只见,前方出现了另一个诸葛亮。
诸葛亮唤来了姜维,附在他耳边,轻声说了几句。
随后,画面一转,来到关押魏军降卒的营帐外。
姜维带着亲卫,找到了负责看押俘虏的柳隐。
每个营帐里,都有二十来个降卒。
此刻听到外面传来的脚步声,他们都不由得支棱起了耳朵,仔细听着外面的动静。
毕竟,如今自己的效命落在了蜀汉丞相手中,
虽然诸葛亮不是个嗜杀之人,
但前路是生是死并不明确,众人都还是悬着心的。
这时,在大营最靠近营墙的一处营帐外,传来姜维不高不低的声音。
如果帐内的人仔细倾听,刚好能隐约听见一些内容。
“那些降卒都安置妥了?”姜维问道。
柳隐回道:“已按丞相吩咐安置,只是他们现在依旧还是有些惊慌。”
“任谁做了俘虏,都会惊慌。”姜维与柳隐似乎是在闲谈,“不过咱们不能过于苛责了他们,毕竟以后都是同袍。”
柳隐疑惑的问道:“丞相不是说,要把他们送去蜀中修路、挖矿吗?”
姜维这时稍微压低了声音,但还是能让附耳贴在营帐便的魏军士卒听到。
“方才丞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