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元青看着船头的沈清念和萧怀意相谈甚欢。
又扫了一眼谢宴之,谢宴之看起来一切如常,静静地欣赏着湖中的美景,仿佛把清姑娘和萧公子都忘了。
而元青就不一样了,他刚刚分明看见那个叫平安的拉了拉菱儿的手臂。刚刚菱儿一个没站稳,平安及时扶住了她。
菱儿露出两个梨涡:“谢谢平安哥。”
平安对着菱儿点了点头。
他不是个能说会道的,只是觉得眼前的菱儿十分可爱,不由地让他想起了自家小妹。
元青也好想去船尾那里,挡在平安面前,不让他再看菱儿。
自家爷想把清姑娘给嫁出去,那菱儿岂不是也得跟着出去了?
可现在想再多也没什么用,他再急,也只能看着那只小菱角对着平安叽叽喳喳的。
过了一会儿,萧怀意和沈清念的小船靠了岸。
萧怀意先跳下了船,接着向沈清念伸出手:“沈姑娘,当心。”
沈清念看着萧怀意隔着衣袖的手掌,将手递了过去:“多谢萧公子。”
见几人过来,谢宴之从亭子里走了过来,看着沈清念:“该回府了。”
沈清念向二人行了一礼后,带着菱儿朝马车走去。
谢宴之看到刚才萧怀意牵了沈清念的手,又见萧怀意那春风得意的样子,眉头皱了皱:“她答应你了?”
萧怀意看着沈清念的背影,淡淡地一句:“没有。”言语里透着一丝失望。
“哦?”谢宴之眯着眼。
不知为何,他的心情一下子舒畅了很多。
“沈姑娘说还需要一些时日考虑。”萧怀意又补了一句。
“是我哪里不好吗?”萧怀意扭过头看着谢宴之。
元青听到萧怀意这样问,抿了抿嘴。自己心里没数吗?还好清姑娘没答应,不然小菱角也要跟着跑了。
谢宴之倒是没想到萧怀意会问他这个问题。
想了想还是开口道:“怀意文采风流,一表人才,我觉得甚好。许是她太过挑剔。”
连他这个世子都拒绝了,不是挑剔又是什么!
谢宴之带着沈清念回了府。
沈清念坐在罗汉榻上,拿了个绣绷做针线。
菱儿也拿了个绣绷也坐了过来,看到小姐绣的荷花,栩栩如生。
菱儿感叹:“小姐绣得真好。”
不像她总是毛毛躁躁的,绣不好东西。这尾鱼绣了几天了,还没有绣好。
不过,要是小姐应了萧公子,现在是不是该绣鸳鸯了?
于是菱儿好奇地问了一句:“小姐,你与萧公子……”
沈清念知道她是想问她有没有答应萧公子。
她笑了笑:“我没有答应萧公子。我还需要些时日考虑。”
菱儿感到很惊讶,她放下绣绷:“那萧公子对小姐一见倾心,又不介意门第,小姐为何不应?”
沈清念放下绣绷,刮了刮菱儿的鼻子:“所谓一见倾心只是喜欢我的这副皮囊而已,这样是长久不了的。”
色衰而爱迟。
她不想再走母亲的路。当年父亲强娶母亲,不就是看上了母亲的美貌。
可后来,父亲还不是陆陆续续往院子里塞了好多姨娘,一个比一个年轻美貌。
即使萧怀意不在乎门第,也许诺一世一双人。但二人只是初次见面,知之甚少,他的话未必可信。
再者,萧怀意若真心喜欢她,也不会因她一次拒绝就轻易放弃的。
果然,过了半月,萧怀意又写来书信,邀沈清念一起去花灯会。当然,一同去的,还有谢宴之。
京城的花灯会十分热闹,大街小巷都是各种各样的花灯,还有杂耍的,投壶的。
萧怀意见到沈清念来了他们来了,笑着向前:“宴之,沈姑娘!”
沈清念今日一身藕粉长裙,头发用丝带松松地绾起,眼如秋水,顾盼流连。
萧怀意看了一会儿,察觉到沈清念的不自在,才移开了目光,从身后拿出一串糖葫芦递了过去:“沈姑娘,糖葫芦。”
沈清念露出一丝欢喜,接过了糖葫芦。
他竟然还记得她那日的话。那日,沈清念说喜欢吃糖葫芦,不过来了京城,就没吃过了。
谢宴之一直冷着脸跟在二人身后。看到糖葫芦,眼底是不屑一顾。
糖葫芦不过就是哄小孩的东西,不明白沈清念怎么那么欢喜。
不过萧怀意一改往日的纨绔形象,这和谢宴之之前想的不一样。
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他自己现在也有些弄不明白了。
沈清念越是接纳萧怀意,后面就会伤得越重。
他不是一直在等着她悔恨的吗?
为何现在看着二人好似含情脉脉的样子,心里有些烦躁了?
他不应烦躁,应该高兴才对。
这时,元青看到前面有卖松子儿的,便买了一些,递给菱儿:“菱角,给!”
菱儿十分开心,接过松子儿,朝元青甜甜道了一句:“谢谢元青!”
接着又将松子儿递给了平安:“平安哥,吃松子儿。”
菱儿想着,三人都是仆从,有好吃的就要大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