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快马加鞭先去代州查看情况的内卫回来了,面色严肃,“情况不妙,代州起了粮荒。”
这倒是超出了何榆的预想:“近日并无天灾,如何会缺粮?”
“如今代州流言四起,说北狄即将南下,因此几个世家联合商户大量收购粮食,导致市面上粮价暴涨,百姓已经快要吃不起饭了。”
内卫将情况打听的很清楚。
“北狄现在正在内乱,怎么可能会南下?”指挥佥事很快反应了过来,同何榆对视了一眼。
“这是个下马威啊。”何榆也看穿了,“怕不是这世家猖狂惯了,想让我因缺粮头疼,向她们求助,以此来延续她们在代州超然的地位吧。”
“我也这么想。”指挥佥事皱了皱眉,“看来我们得加紧赶路了,以免出现更大的乱子。”
*
只是她们还是来晚了一步。
车队进城时,百姓一听说是新来的何别驾,态度可说不上好,甚至有人蠢蠢欲动要捣乱。
何榆纳闷了,这算什么,越不努力越幸运?
怎么这次她还什么都没做,就已经收获了梦寐以求的坏名声?
代州果然是她的福地!
指挥佥事让人拦住一个百姓:“你们都听过新来的这个别驾吗?”
百姓摇摇头,但脸上带着愤怒和无力:“我们没听说过她,但她一来就要加征军粮,难道不是要我们的命吗?”
“我可听说过她!”旁边有人插嘴,“之前北狄打来的时候,就是她提议加税征兵,现在又要强征军粮,就是为了立功,不把我们的命当命!”
话音刚落,瞬间掀起一阵哗然。
指挥佥事严肃着脸:“休要胡说!何大人先前的计策为我大梁赢得了胜利,而如今强征军粮之说,纯粹是无稽之谈!”
百姓根本不信她:“这命令就是从官府下来的,难道还有假?”
指挥佥事先前一直在京城,还没见过这样的百姓,正要如惯例将这些人带走,却被何榆拦下了。
“先去府衙吧。”何榆对她摇了摇头,“同几个百姓争执没有意义,追根溯源,还是官府内部出了问题。”
系统满意地点点头,宿主现在看起来像模像样的了。
但它还没高兴一会儿,何榆就问它:“统子,你感觉我能在这中间搞点什么乱子出来。”
“要不是陛下派了内卫来,我大可以直接不管的,还愁不被人恨?”
系统见她不是改邪归正了,只是迫于指挥佥事的监督,心情一下就不好了:“我是名臣系统,只会教你怎么做个好官,你要搞事情别找我。”
*
杜向松靠在椅子上,闭着眼睛听手下人汇报情况。
“家主,官府已经开始向周边借粮,我们按照您吩咐的,让漕帮拖延了时间,至少在百姓的预期范围内,官府的粮船不可能会回来。”
“很好。”杜向松满意地颔首,“人也选好了?”
“是。每人给了二两银子。"
“只等何榆回应,就可以把这些人放出去了。”
“是,家主。”
*
毫不知情的何榆带着人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官府。
一下马车,就看到一个身着深绿色官服的官员候在门口。
见何榆到了,深绿色官员深深一礼:“下官代州长史林仁见过大人。”
“林长史。”何榆也拱手回礼。
“大人,请。”
林长史带着何榆进了府衙,为她介绍了代州官府现有的官员。
何榆一一记下,见她还想带着自己参观,连忙打断:“林长史,参观的事情稍后再说,眼下代州粮荒是如何情况了?”
林长史听她这样问,也笑不出来了,叹了口气:“不瞒大人,流言刚起时下官就命人镇压,可……”
“可流言愈演愈烈,甚至世家和商户也开始打着备战的名义囤粮,是吧。”何榆接上了她的话。
“大人明察秋毫。”林长史有些尴尬,“下官人微言轻,难以主持大局,还好大人您来了,这代州的百姓终于是有希望了。”
“是啊是啊。”其她官员也应和。
何榆挑了挑眉:“这是在做什么,把我架起来放在火上烤?”
“林长史,既然官府从未说过要备军征粮之事,那些世家和大商户,平时定然是和官府联系很紧密的。”
“她们竟敢大力囤粮到了粮价大幅上涨的情况,你就当真想不到是谁放出的消息?”
“再者。”何榆缓步走到林长史面前,盯着她的眼睛,“这些人说是为了大梁才行此事,可现在官府的粮仓可还有存粮?”
“我看未必吧。”
林长史没想到何榆有这么强的压迫感,甚至开始冒汗了。
“在来之前,我可是听说了,官府派人向周边州县借粮,可粮船堵在河道上,至今未归啊。”
“可坊间也有传闻,说这漕帮正是被这杜家掌握着。”
“林长史,你可是杜家的姻亲啊,对此事也全然不知吗?”
林长史紧张极了,但还是强撑着说:“下官愚钝,竟毫无察觉,请大人责罚!”
何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