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一早,朱建本就坐着他那辆“专属”帕萨特,送郑方圆去市纪委。
所谓专属,其实就是默认他的专用。按他的级别,是不可能配备专车的。而小游山镇财政支付的公车只有两台,自然而然,这一台就是他的专用了。除非他外出学习或出差,长时间不在家,否则这台车是没人动的。
另外一台则是全镇共用,谁要是有进城下乡需求,都可以申请使用。不过也不是随意使用的,为了保证镇领导能有车用,除了镇领导亲自参加的事务,其他人也是申请不了的。
但一个乡镇,外出最多的,除了书记,就是镇长了。好几次镇长用车,结果车被派出去了,弄得他很不高兴,发了脾气。最后朱建本大手一挥,规定申请用车只能提前一天,以此确定镇长第二天没有需求才能派遣。
这样一来,其他人申请起来更麻烦,久而久之,也就没申请了,另外一台车也间接成了镇长的专属。
乡镇就是这样,权力分成十份,书记独占九成,一言九鼎。镇长分得一成,也算是个人物。至于其他镇领导和干部,那都可以划归跑腿打杂一类。
秦中作为省会城市,省委坐落在秦北区,秦南路1号。省政府坐落在秦南区,九重路1号,两者之间隔着一条秦南江。
秦中市委市政府原本分别跟着省委省政府,街区挨得很近。后来为了促进新区,也就是现在的秦西区发展,二十多年前,市委市政府整体搬迁到了秦西区西秦大道1号。
当然,这是官方的说法。事实上,秦中的干部队伍更流传另外一种说法,省市关系不和,在省会发展方略上出现了巨大分歧。省委希望主推向北发展、多城融合通江达海。市委则更愿意向西发展,先把秦中的城市化盘子搞大。
谁更正确不知道,但从历史的结论来分析,从秦中以及中西部多省近年来推行“强省会”的策略来看,显然,秦中市委的决策取得了胜利。
融城是好事,但见效慢。强省会是吸血,容易造成一强多弱,但见效快,不至于长时间均贫均弱。
早高峰的秦中,拥堵不堪。慢慢悠悠,上午九点半才赶到市委。
依旧是那个保安。但这次态度明显要缓和得多,虽然朱建本也没有文件短信,但因为车上有公务用车几个字,在保安实名登记来访信息后,便予以放行了。
“他奶奶的,市委安保就是严,哪像小游山镇,大门敞开,什么车都能进……”朱建本牢骚了一句。
郑方圆只是笑笑,没有接话。
这不是废话吗?镇政府是基层一线,直接面向群众,一天到晚关着门不让人进,算什么事?市委市政府又不直接面向群众办事,来这的群众,办事的不超过三成,另外七成大概率是要上访的。不严格安保,那就乱成一锅粥了。
两人一路来到王运鹏办公室。
“王主任。”郑方圆热情打了个招呼。
“来得挺早啊。”这次专班借了不少人,其他人他可能记不住,但这位被李解亲自点名要来的郑方圆,他肯定印象深刻。
“王主任,我给您介绍一下,这是我们小游山镇的党委书记朱书记。”郑方圆先将朱建本介绍给王运鹏,这是礼仪,尊者优先知情。虽然朱建本与王运鹏同级,但上级单位为尊,这是常识。
又对朱建本介绍:“这是办公厅的王主任,也是李解书记的秘书。”
听到对方是李解秘书,那就是二号首长,朱建本一下变得格外尊重起来,两手伸了上去。
“王主任,久仰久仰了。”
王运鹏有些诧异:“还劳烦朱书记亲自跑一趟送过来啊。”
“那肯定得送。”朱建本接话,“方圆老弟不但是我们镇政府领导班子一员,还是我们镇优秀年轻干部代表,这次能有机会到市纪委工作,也是我们镇委镇政府的骄傲啊。”
正当郑方圆以为朱建本只是说几句场面话时,后者忽然话锋一转:“而且听方圆老弟说,李书记和他有不菲的交情,特别关心他的成长。这样受到市委领导关心的同志,我作为班长,那肯定是要响应重视的。”
郑方圆暗道一声不好,这老登嘴上没个把门,胡说八道起来了。
其实也不是胡说八道,朱建本显然是有意为之。知道王运鹏是李解秘书后,他顿生试探之意。如果郑方圆真跟李解有什么交情,王运鹏定然是知情的。再说了,这些话不都是郑方圆当初自己说的吗?他又不是捏造。
王运鹏表情陡变,眼中尽是疑惑和不悦。显然,他以为郑方圆在外面故意和李解攀交情,想到郑方圆是一个偷偷违规开滴滴险些被处分的干部,这不是败坏领导名声吗?
眼见王运鹏就要澄清,事态即将露馅,郑方圆急中生智,连忙补了一句:“那个……那天李书记找我谈话的时候,说他关注我的事情比较久了,然后我在应对干部违规兼职取酬方面比较有实际经验,所以决定让我到专班来试试。还说林书记特地给他打了招呼,提了我的事情……”
不得不说,郑方圆这个解释还是有点意思的。一方面陈述事实,李解确实关注他很久,毕竟网上舆情闹了一段时间。自己在谈话中的对答也确实让李解比较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