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章(2 / 3)

消沉了很多天,是覃乔叩开他的门,送了他小零食,还送了他一只录有田南教授讲座的录音笔。

当他问为什么要帮他时,覃乔诚挚又带点俏皮的用“半个朋友”的说法,让他无法再拒绝她的好意。

她的身体微微动了下,陈嘉树立即回头,手指在桌沿摸索两下,端起手边的茶盏,抿了一口。

“您从三十年前一家小五金店做起,经历过三次濒临破产,却始终坚持不裁员、不降薪,我们想让更多人知道,真正的财富不是账面上的数字,而是像您这样,用一针一线织就的实业精神。”

凌董抬抬手,意思不必说了。

“这些陈年旧事有什么好拍的?我们凌氏集团已是全省第一,不需要靠这些煽情故事来宣传。”

覃乔没有因凌董的打断而气馁,而是反应迅速地换个角度说道:“凌董,您误会了。现在很多年轻人以为创业就是写个PPT、拉个投资、然后等着上市套现。他们不知道真正的实业家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

说完,覃乔扭身,从身侧的包里,取出早已准备好的照片,双手呈上去。

泛黄的照片,熟悉的场景,还有那一张张熟悉的脸。

凌董怔了怔,接过这张老照片,指尖点在照片中那个头戴棉帽的男人脸上,忽地,鼻腔里滚出个笑:“这个小蒋,就是他带着十几个老员工来找我,说他们可以不要工资,但不能看着厂子倒闭。”

他捏着照片不再说话,拇指反复描摹那些泛黄的边角,久到他两个眼角那里泛起湿意。

就在覃乔以为成功在望时,凌董却抬眼望着她,话锋一转:“不过,覃记者,我们凌氏走到今天,靠得是实打实的工人凝聚力以及企业文化,而我们文化中便有这么一套准则,所有管理层都知道,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

他放下照片:“所以,抱歉,你还是另寻合作对象。”

撂下这句,凌董起身,三两步便到了窗前,负手而立。夕阳透过窗纸,淡淡的橙红斜斜切过他的半边身子。

这位老董拒绝之意明显,她再多说便是不识趣了,覃乔拿包起身:“那凌董,我就不打扰您了。”

覃乔挺直腰背,走得从容而镇定。

门一关,她加快步伐,一直到长廊下才大大的呼出一口气。

当然,不是说放弃而是回去调整策略。

三年前采访世界汽车配件巨头的总裁William,她可是三顾茅庐,知道他喜欢中国文化喜欢黄梅戏,她便从他的偏好切入,特意找老师学了一周,之后再文化节作为表演者吸引William的注意。

而之所以让她如此紧张不爽,是因为陈嘉树在里面,就好比如现任男友甩你时被前男友目睹,想死的心都有。

*

不速之客走后,凌董回到座位上,习惯性地吹开并没有的浮沫,啜了口茶。

茶盏放下,服务员继续为他添茶。

凌董靠回椅背上:“每年像这样邀请我们拍宣传片的记者,没有二十个也有十几个,你说我们做实业的,核心价值在于产品、技术、供应链,不是什么叫......什么粉丝经济,做这种宣传纯属浪费时间。”

他没注意到对面的男人因他有些不屑甚至嘲讽的语气,握着杯壁手指收紧,指腹压出白印。

但男人很快收力,嘴角噙一抹淡笑,接话:“与凌氏相比较,我们乔树可以说是‘抛头露面’,我们自乔树品牌创立开始每三年换一个明星代言,尤其今年那位唱跳歌手,半个季度销售量增长三成。”

“乔树有门面,当然需要推广。”

陈嘉树微微摇头,“不尽然,明星能带来流量,但真正的好故事能带来合作伙伴。只不过,我们乔树兼顾零售与制造需要两者顾及。”

“好故事?”凌董抬眸,被他勾起一丝兴趣,作出一副洗耳恭听的神情。

“前段时间我在某财经杂志上看到一段话深有感触:麦肯锡调研显示,70%的B2B决策者会因企业叙事中的技术细节而提升合作意愿,”(1)

陈嘉树停顿两秒,“比起明星效应,实业企业更需要建立产业链信任,这种信任正是企业的正面形象以及故事。”

凌董下意识地连连颔首。

“就拿德国的[Zwickau ]来说,小到一个工艺流程都全程记录,往往顶级企业更重视工业纪录片强化专业形象,这本质是另一种“宣传片”。如果可以和主流媒体合作,强化企业专业IP的打造,不失为一件好事。”

“粉丝经济适用于所有人,制造业同样也需培养自己“专业粉丝”。”

表达完自己的看法,陈嘉树谦逊道:“一点拙见,凌董见谅。”

凌董身子稍往前倾:“到底你们年轻人见的世面广,我们这些老人家跟不上时代了。”他枯槁的三指并拢,轻搓下巴,发出低低的“嘶”声,似在斟酌,片刻后道:“看来我得留这位记者详细聊聊。”

不早了,陈嘉树拿来旁边的盲杖,起身,微微欠身:“凌董感谢您的茶,集团还有些事需去处理,我先告辞了。”

*

另一头,覃乔刚坐上车就被顾栩一通电话喊住

最新小说: 海棠无香 鲁班奇门术 边总别虐了,夫人她真是豪门千金 公考捡漏:从女友抛弃到权利巅峰 知青下乡:从当赤脚医生治疗中风开始 涅槃:冰山少主咳血求宠 混沌凰途逆九天 小鼻嘎不过作作妖,爹娘被哄翘嘴 光影的秘密 昨日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