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下午,陈嘉树带着王特助和生活助理老宋,一同飞往京市。
五点整飞机准点降落。三人取了行李走到出口,主办方安排的商务车已候在路边,黑色车身在夕阳余晖里跳跃着沉稳低调的光。
晚上七点有一场高规格圆桌会议,由电器制造商会组织,汇集国内电器行业十二家佼佼者,进行磋商、交流。今年,乔树集团首度有幸获邀参加。
晚餐设席在会议中心八楼,陈嘉树到时桌上已有七位老董,张特助贴近他身侧,附耳报完对方身份。
陈嘉树微微颔首,示意可以行动了。
张特助便带着他走过去,先停在晨阳家居的霍董身侧,陈嘉树略俯身,主动伸出手:“霍董,又见到了您,很荣幸。”
这位年过六旬的霍董事长立即起身,半转身,握住他的手:“哦~陈嘉树!三年前我还给你颁过奖”另一只手还拍了拍他的手背才放开。
陈嘉树郑重道:“当年能得您颁奖,我一直记着这份鼓励。”
其他六位老董往这儿看,都在家电圈子里,陈嘉树虽是后辈也都略有耳闻,尤其是“盲人董事长”的称号。
金晟集团的李董笑眯眯地走上前:“陈董还记得我吗?”
半年前行业峰会有过一面之缘,他对这个思路清晰的年轻掌舵人印象很深。
“今早看财经播报,金晟上个月股价逆势涨了6%”陈嘉树循声微侧身,伸出右手:“李董您那句“家电行业要受得住淡季”我常常跟团队提起。”
李董回握:“陈董这耳力绝了。”转头向其他人道:“诸位可能不知道,半年前陈董对高端电器的预判,现在全应验了。”
“李董谬赞了。”陈嘉树眉眼微敛,很是谦逊,“乔树能在高端电器领域小有成绩,也是站在各位前辈的肩膀上。”
老董们一起围拢过来,发出和善的哈哈笑声。
陈嘉树抬手,王特助立即将名片放到他手上,他双手持着名片边缘,递出:“若有机会,希望能请李董到乔树指导工作。我们对金晟的供应链模式很感兴趣,希望能讨教一二。”
在李董的引荐之下,陈嘉树和其他几位董事一一握手寒暄。
就在他准备往回走时,一道脚步声驻停在他左侧,很近,接着一个尤为熟悉的温雅醇厚的男声响在耳畔:“八年不见,还记得我这个老朋友吗?”
陈嘉树转过身,杖身点地,望着这个和他身高相近的男人,陈嘉树旋即喊出:“顾老师”尾音微微上扬,惊讶难掩。
那时覃乔总是“顾老师”这么称呼顾栩,陈嘉树便也学了她。
男人穿着深色西装,那条枣红色领带最为显眼。视线上移,陈嘉树的目光停在顾栩脸上。自是看不出他如今的样子,不过体型没有很大变化,周身散出的儒雅从容未散半分。
顾栩留洋十多年,习惯了西方那套。他上前不由分说的给了陈嘉树一个结实的拥抱 ,继而退后一步:“陈董,别来无恙。”
调来国台后,顾栩便忙于幕后工作。三年前陈嘉树的集团上市时,他曾在新闻上看到过相关消息,说真的他打从心里钦佩这个比自己小八岁的男人。如若不是眼疾耽误了陈嘉树,他的成就定然不止于此。
这一晃三年都过去了。
至今顾栩都清晰记得,十四年前红曲县地震,他和覃乔驱车去往下个地点开展工作时,地震再次来袭,车子翻入山坡下,被泥石掩埋。
当时他被安全气囊爆开的力量撞晕过去,昏昏沉沉七八小时,陈嘉树赶来救覃乔时,得知他也在车上,便一并把他挖了出来。
余震持续不断,陈嘉树和覃乔始终没有放弃他。
所以严格来说,他还欠陈嘉树一条命。
这个男人不仅心存大善,而且还是个兼具智慧、温良与务实的商人。这类人在整个社会都很少见,其品格的厚度更是难得。
“多年不见,听声音就知道您一点没变。”
陈嘉树轻扬的嗓音将顾栩飘远的思绪给拉了回来。
男人毫不避讳谈及自己的眼疾,顾栩翘翘嘴角:“旁边休息室,有新茶,会议结束后要是没安排,留会儿?”
陈嘉树攥紧盲杖,点头道:“正好会后也没急着要处理的事,借您这杯茶,听听您这些年的见闻。”
顾栩是这场圆桌会议特邀的主持人,也只有他在媒体界的声望才能镇得住这些企业大佬。
两小时后,会议结束,各位老董陆续离开,会议室里只剩下陈嘉树和顾栩。
陈嘉树让张特助留在外面等候,服务员拉开休息室的两扇门,陈嘉树和顾栩并肩走入休息室。
盲杖碰到沙发一角,陈嘉树略有迟疑,不确定是不是沙发,指腹刚要向下探,身后顾栩自然而然地道:“陈董,您坐这张单人沙发。”
顾栩解开西服扣子坐下来,他对着进来的女服务员做个“送茶”的口型。
服务员关门离开,顾栩回眸时,陈嘉树已经落座,正将盲杖收起,放到身侧。
“半月前,我回了趟澜川,见了覃乔。”顾栩看着陈嘉树转过来的脸微笑说:“其实……早在两年前我在英国见到她,那时她告诉我,你们已经离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