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小草自此以后彻底支楞起来了。她连死都不怕,还会怕刘大富吗?黑夜过去,迎接黎明。又是崭新的一天!姜颜揣着小本本上工了。说起来汗颜,她自打来了胜利大队,总共就上了两天工,一下子农活都没干过。你说她命好吧,她去医院照顾纪小草,还跟人打一架,挖出一个杀人犯。你说她命不好吧!哪个知青像她这么闲啊?为了能吃饱肚子,知青们恨不得每天都长在地里,可吃的东西没有油水,光吃粮食也吃不饱,哪有力气干活?这是个恶性循环。姜颜想着,要不要搞搞事业,给胜利大队想点挣钱的法子?虽然这个年代不允许个体经济,但是允许集体经济啊!比如老百姓把自家的鸡蛋拿到供销社卖,这是政策允许的,价格跟黑市肯定比不了,但是合理合法啊。七二年,这个时候集体手工作坊也冒头了,很多南方的小伙伴都开起了合作社。胜利大队……姜颜把小本本合上,去找大队长了。鲍志国这个人肯干认干,从来不会因为自己是个村官,就偷奸耍滑,平时没事的时候,他扎根田间地头,和社员,知青们打成一片,到了农忙的时候,更是身先士卒,镰刀都能轮冒烟了。姜颜找了一圈,才在土坎上的大树底下找到人。“叔,你咋搁这儿呢。”话音刚落,姜颜差点咬到自己的舌头。她才来东北几天啊,口音就被同化了?前世她在网上看到有人说,东北话非常有感染力,一个宿舍只要有一个东北人,不出半年,整个宿舍的口音都是大碴子味儿。原本她以为有点夸张了,结果艺术来源于生活,段子也是!我也没有口音啊……太魔性了。好在鲍志国没有发现她的异样,大概是见多了,所以觉得很正常吧!“小姜,有事啊?”“也没啥大事,就是想问问招工的事情。”“招工?”鲍志国一脸疑惑,“没听说有什么招工啊?你从哪儿听说的?”这可是大事,要是能成为工人,吃上商品粮,那日子可就好过了。姜颜嘿嘿一笑,“没听说,就是咱们这边不是有林场吗?我听说很多附近的社员都成林场的工人了。”“哎,说这个,人家那……”鲍志国把话咽了回去,“五个林场,啊,跟咱们胜利大队没有关系,人家要招工,也招附近的,不能舍近求远吧!”林场工人的工资高着呢,一个名额都争破头的事。可惜这种好事轮不到他们头上。“那,咱们就不能想点别的办法提高一下社员的生活水平吗?”鲍志国见姜颜话里有话,脑筋就转开了。小姜知青有文化,胆大心细,这样有本事的姑娘……话里有话啊。“小姜知青,你有啥好法子。”姜颜只道:“暂时还没想到。”鲍志国一脸无语,“你逗我玩呢?”“不是!那我有想法,也得考察考察,确定了真的可行,才能向您汇报吧!要不然的话,我不是成说大话的了?”鲍志国听出来了,这姑娘有内秀,有门。他也不歇着了,腾地一下爬了起来,“那你最近不要上工了,专门考察这个,我给你五天时间,够不够?算你工分。”胜利大队穷啊,靠山靠林靠不上,平原离自己家也好几百里地。你说没山吧,他在这大山里转悠了半辈子,一直没走出去。你说有山吧,可林场,林下养参的条件他们都沾不着。没山,要是能老老实实种地,他也认啊。可胜利大队的地,像是炮仗崩了似的,七零八落,东一块,西一块。这块适合种玉米,那块适合种地瓜,收成也就那样,永远不成规模。他心里急,想带着社员们过上好日子,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行!那从明天开始吧!”鲍志国也不知道为什么,心里突然升起一股豪气,好像这件事情真的能成一样。“那行,你说用人还是用车,我都给你找去。”姜颜只道:“暂时用不上,我一个人先干着。”她本来都要走了,转头又问鲍志国,“大队长,肖知青还没回来呢,您不再让人找找去?”“我……”人自然是要找的,鲍志国可不相信肖燕有姜颜那个本事和运气。话还没说完,突然听到远处有人喊了他一嗓子,“大队长,肖知青回来了。”啊,这么不禁念叨吗?“回来了?”鲍志国对姜颜道:“走,一起看看怎么回事。”掐指一算,肖燕也有四天没回来了。这四天她去哪儿?总不能她也去抓人贩子了吧?肖燕回来了。不但没有损伤,瞧着反倒比前几天更光鲜靓丽了。她身上穿的衣裳应该是新买的,脚下的千层底布鞋换成了小皮鞋,头发上别了一根崭新的发卡,手腕上还多了一块手表。人也神气了几分,完全没有之前的失意,仿佛一只骄傲的花孔雀。社员们都一脸稀奇地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