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如血,将断魂崖的影子拉得很长。叶凌尘挑着两只木桶,沿着崎岖的山路缓缓走来。木桶是他用破庙残存的木板拼凑而成,边缘已经被泉水浸泡得发白,绳索在肩膀上勒出深深的红痕。三年来,这条三十里的山路,他已经走了一千多个来回。
破庙位于山坳深处,早已破败不堪。神像的头颅不知去向,只剩下半截身躯,身上爬满了藤蔓。叶凌尘用茅草修补了漏雨的屋顶,又在墙角清理出一块空地,铺上干草便是他的床。破庙中央,整齐地排列着数十只水桶,里面都盛满了清澈的灵泉水,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晕。
三年前从断魂崖死里逃生后,叶凌尘便隐居在此。他发现山脚下的灵泉眼虽然灵气稀薄,但异常精纯,正好适合修炼《混沌噬灵经》。于是,他每天往返三十里,挑水百担,一方面是为了生存,另一方面则是借助挑水的过程修炼功法。
叶凌尘将水桶放下,肩膀传来一阵酸痛。他揉了揉肩膀,走到灵泉眼旁。泉水从石缝中渗出,叮咚作响,仿佛天籁。他俯下身,用手掬起一捧泉水,一饮而尽。一股清凉的气息顺着喉咙流下,在丹田处化作一缕微弱的灵气。
叶凌尘盘膝而坐,运转《混沌噬灵经》。他的手掌覆盖在水桶上,淡金色的噬灵真气缓缓运转。水桶中的灵泉水开始泛起涟漪,水面上浮现出无数细小的气泡,那是水中的杂质被真气炼化的迹象。这个过程很慢,每桶水都需要半个时辰才能提纯完毕,但叶凌尘从不急躁,三年的挑水生涯,已经磨平了他的棱角,也锻炼了他的心性。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叶凌尘的修为在缓慢而稳步地提升。他从炼气一层初期,逐渐突破到炼气二层,又在第二年冬天达到了炼气三层初期。虽然速度不快,但他的根基却异常扎实,噬灵真气的精纯程度远超同阶修士。
第三年的某个夜晚,叶凌尘像往常一样挑水归来。月光如水,洒在水桶中的灵泉水上,形成一道美丽的倒影。叶凌尘停下脚步,看着水中的明月,突然发现倒影有些扭曲。他皱了皱眉,仔细观察,只见水中的明月突然碎裂成无数小块,然后又迅速聚拢,重新形成一个完整的月影。
这一幕让叶凌尘陷入了沉思。他想起《混沌噬灵经》中记载的一句话:“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bp;水无常形,能根据容器的形状而变化;月无定影,能随着水面的波动而破碎重圆。那么,道呢?
叶凌尘站在原地,久久凝视着水桶中的月影。他想起自己被家族驱逐的屈辱,想起悬崖边的生死一线,想起三年来的挑水生涯。他一直认为自己的命运就像那破碎的月影,无法掌控。但此刻他突然明白,水虽无形,却能包容万物;月虽易碎,却能重圆如初。道,或许本就没有固定的形态,所谓的废柴灵根,所谓的逆天改命,不过是人心的执念罢了。
“水无常形,道亦无形...“&bp;叶凌尘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就在这一刻,他感觉脑海中仿佛有什么东西破碎了,一股清凉的气息从头顶灌入,瞬间流遍全身。他的丹田处,噬灵真气疯狂运转,形成一个漩涡。炼气三层中期、后期、巅峰...&bp;他的修为在这一刻飞速提升,直接达到了炼气三层巅峰!
更不可思议的是,叶凌尘感觉自己的意识仿佛被无限放大,他能清晰地&bp;“看到“&bp;自己体内的经脉走向,“看到“&bp;噬灵真气在丹田中流转。他尝试着将意识向外延伸,竟然能&bp;“看“&bp;到三十丈外的一草一木,甚至能&bp;“听“&bp;到百米外野兔的呼吸声。
“神识!这是神识!“&bp;叶凌尘心中狂喜。他记得《混沌噬灵经》中记载,正常修士需要达到筑基期才能修出神识,而自己现在只是炼气三层巅峰,竟然提前拥有了这种能力!
叶凌尘闭上眼睛,仔细感受着神识带来的变化。他发现自己对周围灵气的感知变得更加敏锐,甚至能分辨出不同属性的灵气。他尝试着用神识控制噬灵真气,发现真气的运转变得更加灵活,提纯灵泉水的速度也快了数倍。
这一刻,叶凌尘终于明白,三年的挑水生涯,不仅仅是对身体的锻炼,更是对道心的磨砺。他以水悟道,以心炼法,终于在平凡的日常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
叶凌尘站起身,望着天边的明月,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他知道,自己的修仙之路才刚刚开始,前方还有无数艰难险阻等待着他。但他不再迷茫,也不再畏惧。因为他已经明白,道无处不在,只要心中有道,即使是最平凡的挑水,也能悟出天地至理。
他挑起水桶,向破庙走去。步伐虽然依旧沉重,但却充满了坚定。月光下,他的身影被拉得很长,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三年的挑水生涯,不仅锻炼了他的体魄,更磨砺了他的道心。此刻的叶凌尘,虽然修为依旧不高,但他的心境,已经远超同阶修士,为他未来的逆天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破庙的灯光在夜色中摇曳,映照着叶凌尘坚毅的脸庞。他将提纯后的灵泉水倒入水缸,然后盘膝而坐,开始巩固刚刚突破的修为。神识在体内缓缓流转,梳理着经脉中的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