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护下来的孩子,在贵妃去世后的二十多年间,一直得到了皇帝最多的明目张胆的偏爱。
传闻,皇帝将他自小带在身边,亲自教他识字;
传闻,皇帝将他自小带在身边,亲自教他骑射;
传闻,皇帝偶尔在御书房批奏折,也会带着这位幼子,他准许他看自己的奏折,准许他在自己的奏折上画些乱七八糟谁也看不懂的东西……
萧明章从小长在云州,对金陵之事知之甚少,不知这些传闻到底有几分真,几分假。他只是知道,自他有记忆以来,那位十一皇叔受宠归受宠,朝野上下,有关于皇帝有意翊王继承大统的消息却始终都没有特别甚嚣尘上。
直到近几年,他的皇祖父为他指了一门异族的亲事,又频频开始打压一些别的皇叔和王府,朝野上下,才慢慢终于有人醒悟,皇帝这是在为将来十一皇子继位铺路呢。
毕竟他别的兄弟都在遭受着各种各样的敲打,而偏偏他,什么事情也没有,甚至明明早就及冠了,却因为一句帝王不舍,便可以一直住在金陵,而不必去往自己的封地,这是何等的疼爱和纵容。
十一皇子,如今正是朝中众人的重点巴结对象。
但萧明章此番一趟金陵回来,对这位皇叔,印象不可谓很好。
……
见萧明章眼神已经隐隐有了一丝松动,颜迁趁热打铁:“世子自小饱读史书,博古通今,当明白,想做非比寻常之人,有些时候,就要行非比寻常之事。想当年,桓王府何等荣光,精兵数万,门客趋之若鹜,如今,只要世子愿意,在下敢打包票,全天下愿意重新追随桓王府之人,必定比以往更甚!”
为何会比以往更甚?
是因为人人都知他愿意舍弃妻子而求皇位,人人都愿意追随一个毫无良知底线之人吗?
“若我不愿意呢?”
颜迁已讲到了至兴处,萧明章一句话,却将他一口气冻回了原地。
他怔怔看着萧明章,又看看上首的萧劭,有些震惊于萧明章的干脆。
萧明章垂眸,事已至此,他也没有什么好再同这些人打哑迷的。
他不再看颜迁,也不再看楼空程,而是转身,专心致志地面对着自家的父王。
他想,他知晓父王今日要自己来校场的目的了。
虽然萧明章被迫娶了一位西域的公主为自己的世子妃,桓王府也因此而失去了许多的支持同助益,但此事的破局之法,在一开始,其实所有人便都心知肚明——
那就是杀了云珠。
叫穆云珠消失,那桓王府这位异族来的世子妃,不也就不复存在了吗?
所以在亲事定下的最初,便不断有人与萧明章提议,等到世子妃到来之后,不妨直接叫她死在新婚之夜,抑或是,直接不用成亲,叫她死在驿站里……但都被他一一否决了。
因为他觉得自己虽然向往皇位,向往东宫太子之位,却也至少得保持着一定的良知,才能有资格真正坐上那些位置。
若是连最起码的良知都没有了,那他将会唾弃他自己,唾弃那些推着自己上位的所有人。
自从他明确对此表示了否定之后,这两年间,在他面前再次提及此事之人,已经是屈指可数。
但桓王府的谋士,在这两年间,也是走的走,散的散,剩下寥寥无几。
毕竟,没人想要跟着一位没有登基前途的主公。
金陵一趟,其实萧明章不是没有察觉,如今皇帝的这么多儿子当中,唯有他的父亲,最适合继任皇位,成为下一个帝王。
但那代价若还是云珠的性命,他想,他还是不愿意,不管他们是否有感情。
“父王,父王今日的用意,儿臣已经彻底明白了,但请父王谅解儿臣,云珠是儿臣的结发妻子,两国姻亲,她也无辜,是,儿臣是想看着父王登基,做上东宫太子乃至于帝王之位,但其代价若是要儿臣舍弃云珠,亲手杀了她,那请父王恕罪,儿臣实在做不到,一个毫无良知之人……”
哗得一声——
萧明章话还未说完,便见有一条似银尾蛇般的长鞭被甩了出来,狠狠砸在了他的脸颊上。
整个营帐一时静得落根针都能听见。
他早知道。
桓王萧劭正坐上首,想,他其实早知道,萧明章有他自己的坚持,想要劝说他成全他的野心,并非是一件易事。
但真听到他的拒绝时,他还是忍不住怒火中烧。
此番他特地带他出门,前往金陵,整整三个月,就是想让他看看外头的天地,让他知道最适合坐上皇位,治理这个国朝的,唯有他们父子。
却不想,萧明章还是如此没有志气。
“滚出去!”
桓王闷了半晌的气,终于,沉声赶走了自己唯一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