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易便不容易吧。”她满不在乎道。
“你……”萧明安听到云珠的回答,彻底有些坐不住了。
她拍案起身,作势要走,走了两步,却见云珠居然真的没有拦她,挪来挪去,她的屁股又回到了云珠身边的凳子上。
“算了,就当我求你,今日陪我出门一趟,我的那些好姊妹们今日都没功夫,我想去城外溜达,母妃又不放心我独自出门。”
“那母妃放心你同我出门?”云珠好奇问。
“……”
萧明安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缄默不语。
云珠便明白了,真是难得,这小姑子还有需要她陪的时候,也是难得,她竟可以背着她的母妃,来找她出门去玩。
也罢,反正她今日闲着,便当一回好人,与她出去转转,顺便看看,她的葫芦里是不是卖着什么药。
嗯,他们中原话是这么讲吧?
看看她到底是真的要她相陪,还是想利用她做些什么!
—
既然云珠答应了萧明安的出行,那么用过午饭,俩人便一道上了出城的马车。
应氏下午不在府中,听闻是被哪位夫人给邀请去府上做客,见证孩子的满月礼了。
云珠和萧明安坐在马车上,萧明安便问:“你同我哥哥成亲两年了,倒是还没有孩子呢?”
“……”云珠看一眼萧明安,只觉自己和这小姑子还真是不合拍,她和萧明章没有孩子,那是他们不想要吗?还不是她一直都没能怀上。
说起这个也是奇怪,云珠想,她和萧明章成亲这两年,房事上绝对是不算少的,但她也不明白,为何自己一直没能怀上孩子。
起初,她也怀疑过是不是萧明章不想要她生的孩子,但这两年下来,她实在不觉得萧明章对自己是厌恶的,那就只能是别的原因了。
或许是她和萧明章哪一个的身体有问题?
这其中的具体缘由,云珠暂时没有考证过。
她独自胡思乱想了许多,萧明安却浑然不知。
她见云珠不说话,便继续道:“也不是我故意要说些难听的话,但你也知晓,如今我们家,真实喜欢你的人并没有多少,若是你能有一个同我哥哥的孩子,那不管说什么,我母妃定都会对你好上许多的!”
这倒是真话。
可云珠又禁不住想,若是人只能靠生孩子来讨其他人的欢心,那未免也太卑微了。
她满意萧明章,想要有一个和萧明章的孩子,那是她自己的事情,和能不能讨应氏欢心,完全是两码子事。
“你别不当回事!”见云珠还是不说话,萧明安喋喋不休,彻底开始了她的长篇大论,“你看我,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只要有孩子,只要孩子出现的时机是对的,即便是个女孩儿,那也是有大作用的!”
眼看着她自豪又自得的模样,在她的面前神气活现的,云珠知晓,萧明安这是又要提起自己的出生给桓王府带来的荣光了。
她轻抚上自己的额头。
中原的皇室对于男女的血脉素来很是看重,纵然都为皇室的孩子,但男女有别,“明”这个字,其实是萧明章这一辈皇室的男子才能用的字,而萧明安之所以也能用这个字,便和她的出生时机有关。
萧明安是在当今的中原皇帝登基的那一日出生的,应氏在王府生下这个女儿的时候,皇帝正在成华殿上举行着他的登基大典。
老太监当着所有朝臣们的面,向皇帝禀报了这个喜讯,皇帝龙颜大悦,直接便在成华殿上为这个孙女取了名字,叫萧明安,意为国泰明安,又为她亲自拟定了封号,庆元,是为万物纪元,权力伊始。
可以说,萧明安的出生,见证了皇帝登基时的喜悦;庆元县主的出现,见证了桓王府自从封王之后的一路荣光。
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有萧明安的存在,皇帝对于桓王府的两个孩子,总是比其它孙子孙女要更加在意些;对于新晋的桓王妃应氏,也总是赏赐的比其他儿媳妇要更多一些。
这一段故事,饶是云珠和萧明安再不熟,但是两年间,也直接或者间接地听说过不下三次了。
没想到,萧明安百转千回,今日还能再说一遍。
云珠缓缓揉着自己的脑袋,待到马车终于行进到目的地,才再度直起身来,连忙打住萧明安的话。
“快快快,到了,我们走吧!”
她第一个跳下马车,见到萧明安带自己前来的地方——方觉寺。
寺庙?萧明安今日要她陪着来的地方,是寺庙?
云珠有些不解,寺庙这地方,应氏还能不许她单独前来吗?
“走!”萧明安下了马车,也终于不再提自己那些陈年旧事,拉着云珠便踏上了寺庙门前的九十九级台阶。
云珠被她拉了几步踉跄,问:“你今日来寺庙是求什么?还是还愿?”
“哎呀,没什么,只是随便逛逛。”萧明安望着前路,心不在焉地回答道。
可云珠眼明心亮,才不信她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