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谁才是真的孝(1 / 2)

“青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不是说太子欺侮于你吗?怎么事情却是发生在东宫,而且高明说你在东宫口出狂言?”

李泰早有准备,七情上面,委屈的小泪珠已经开始在眼眶中打转了。

“父皇,事情确实发生在东宫,儿臣作为臣弟,又岂会在东宫放肆呢?”

“儿臣乃是听说,皇兄竟然忤逆于父皇,把父皇您气得不轻,所以才上门责问。不论太子地位如何尊贵,他依然是父皇的儿子与臣子。”

“皇兄之所为,乃是不孝之举!儿臣乃是出于一片对父皇的孝心,才想上门规劝皇兄啊。”

说完,李泰还真在眼角处抹了两道泪痕。

李世民顿时感觉,还是青雀贴心呐。

看看魏征他们,一进宫就站在太子那边说话,不断地进谏,言辞甚是激烈。

还是青雀会站在自己父亲的角度。

房玄龄等大臣顿时感觉到,李泰的语气虽是委屈巴巴,但是针对太子殿下的“剑锋”,却比陛下的怒气更加难以化解。

别看发生过玄武门之变那等惨事,但大唐依然是以“孝道”标示天下。

对于所有的士人来说,忠孝便是首要之德,而且两者还时常会绑在一起。

以陛下的视角,看待自己的众多儿子,更是如此。

李泰不愧是通过文学馆收拢了众多文士,而且自己更是摆出礼贤下士的姿态,跟那些士人混得极为熟悉。

此时谁都会觉得李泰比起太子更加孝顺,当然也就更加符合大唐臣民对于一位未来继承者的期许。

李玄素脸色大变,赶紧对着李承乾暗使眼色。

为今之计,绝对不能让魏王再争得陛下更多的宠爱,不能让太子继续被陛下厌弃了,趁着现在事情还有挽回的余地,他希望太子赶紧表个态,必要时当着陛下的面儿认错也行啊。

然而,李承乾却像是毫无所觉,对于李玄素的眼神儿也没有任何回应。

李泰的眼睛被脸上的肥肉挤得几乎看不清,但也更方便他暗自观察殿中众人的动静。

他听到父皇宽慰的语气,再见到作为东宫之师的张玄素等人也无法替太子说话,心中不由暗喜,知道这番表演对自己是大大加分的。

“父皇,儿臣之举,确实是出于一片孝心,可惜皇兄他却无法体会到臣弟的苦心,就像他无法体恤父皇您一样!”

“儿臣因为气愤多说了几句,没想到却把皇兄给激怒了,他直接拿起靴子砸到儿臣的脸上。父皇您可还记得,就算是您和母亲也极少打过儿臣,更别说是打脸了。”

“太子他虽是皇兄,但是能比父皇更大么?凭什么如此欺侮儿臣,他的所为,又岂配继续当这个太子,为万民表率?您一定要为儿臣作主啊!”

“啪啪啪!”

李泰话音刚落,李承乾竟是鼓掌为喝。

李世民和众臣都是见惯了大风浪的人物,看到李承乾的反应,竟是一时呆住,完全不明白面对李泰柔中带刚的凌厉攻势,他这是在做什么?

李承乾一派真心赞叹的模样:“青雀说得好啊,不愧是跟着这么多大儒,学问确有长进,孝心也是远远胜过本太子。”

“父皇您也听到了,魏王事事皆以维护父皇为先,更不忘父皇与母后生前种种疼惜宠爱,不如便免了儿臣这太子之位,转由青雀接任,想来青雀必定不会辜负父皇的期许之情!”

“啊?”

魏征直接错愕,脑筋转不过弯来。

房玄龄和张玄素则是眼睛都瞬间急红了。

我的太子殿下唉!

现在可不是再玩你那套以退为进的计策之时了!

魏王表面谦和,实际上野心勃勃,他必定会借此机会,坐实了此事,真等到他说动陛下改变主意,再想后悔都晚啦。

李泰果然再也掩饰不住嘴角的笑意。

“皇兄之言,实是令臣弟惶恐,但有一句话没有说错,臣弟必定会比你更加孝顺父皇!”

“父皇,儿臣小时候,您是如何疼爱于青雀,青雀也肯定会加倍孝顺于您,不会像皇兄一般惹您生气的。”

李世民却似是没有心思听李泰表达自己的一片孝心,而是有些愣神地看向李承乾。

李泰绝不会想到,正是他刚刚的话,反而让李世民忆及往思,想起他们幼年之时,想起长孙皇后仍然在世之时。

李世民自秦王之时便极有雄心,那时高明刚刚出世,得到父亲李渊赐名“承乾”,不但对于李世民是极大的“鼓励”,也让他对于自己刚出世的长子极为看重。

待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皆不欲自己的后代再重复长辈的悲剧,对于高明更是着力培养。

后来,青雀和治儿也相继出生,观音婢曾对自己说过。

承乾为嫡长,天下的重担是他理应抗起的责任,对他要求严厉也是就当的。

至于青雀与治儿,便让他们无忧无虑地长大,如此待他们长大之后,也避免兄弟相争。

这,便是为何李泰从小都没怎么受到父母的责罚,因为自幼时起,李世民与长孙氏对他们兄弟的期许本就不同!

李承乾承受了更多的压

最新小说: 仙尊有点浪 恶雌狂刷好感,五个绝美兽夫沦陷 宝可梦:从大嘴娃开始 金雀花与荆棘鸟 美食内卷:古代厨娘修炼手册 浪子惊神 傅教授结个婚,我旺夫! 灵妖奇谭 超脱时间 斗罗:武魂殿圣女,武魂岩王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