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权力的试探(1 / 2)

当年吐谷浑也是大唐之西的强悍势力,足可与大唐、吐蕃并立,屡次兴兵数十万犯边,与东突厥一样,几乎可以直接威胁到大唐的生存。

临危之际,正是侯君集奉命出击,屡战屡捷,大破吐谷浑,几乎将之灭族。

现在,吐谷浑的残余势力已经再也无法对大唐形成真正的威胁,而侯君集之功绩,也足可压得住众多大唐名将。

李世民听到长孙无忌忍不住“提醒”自己,冷静地道:“朕与你的看法,却是绝然不同!”

“哦?陛下难道是觉得,以侯君集用兵之能,尚不值得提防吗?”

“呵呵,天下间,尚有何人比朕更加了解侯君集的能力。若独领一军,征伐于外,那就算是朕御驾亲征,也未必能比侯君集做得更好。”

长孙无忌动容道:“陛下过谦了,大唐虽多有猛将,但陛下您才是我大唐真正的军神!”

他这话却非是在拍李世民的马屁,他们之间也不用那一套了。

这便是长孙无忌的真实想法,而且,以同样的问题去问侯君集本人、李靖将军,尉迟敬德等将,也只会得到同样的答案。

李世民微微一笑,似是略略回忆起了自己带领众将征战沙场的时光,不过口中所说却是转回正题。

“侯君集绝非争权夺势的好料子,哪怕此事真有他牵扯其中,若真要成事,其关键点依然在于高明!若无太子这一层身份,侯君集难道还敢直接反叛我大唐么?”

长孙无忌脑中转得飞快。

初听到太子愤恨之下所说的“谋反计划”,长孙无忌本能地便对侯君集最为忌惮。

想来其他人也是同样。

正因为是几十年相处的老伙计了,他们才更加清楚侯君集的可怕。

不过陛下思考的角度,却与他们完全不同。

“是啊,经过陛下励精图治十余载,大唐统治根基已经极为牢固,哪怕侯君集军功再高,想要起兵反叛,也只有死路一条。”

“不过,正因为太子如此重要,陛下才更不应该让他直接掌握兵权啊。”

长孙无忌非但没有解惑,反而更不理解李世民之前的安排了。

“无忌。”

李世民的语气之中,带着无尽的自信。

“你觉得,纵使太子掌控了兵权,纵使他所说全都为真,纵使侯君集与蕃王在背后支持他……太子真能再现一次玄武门之变么?”

整个大唐,能与李世民平静地再论“玄武门之变”五个字的,也就只有长孙无忌了。

长孙无忌想都不想地道:“陛下之英明神武,乃是天授,纵使太子得到再多的支持,也没有成功的可能!”

“那便是了。”

李世民的目光越过了太极殿的正门,似是遥遥看向了东宫的方向。

“对于朕来说,最重要的根本不是如何防范高明,而是高明的心中到底在想什么。”

“呵呵,说来真是奇了,朕自能掌控天下,但今日却猛然发现,看不透自己的儿子了。因此,朕才会把兵权交到他的手中,而且没有对他的逾礼胡闹有任何处罚。”

“朕现在最在意的,是高明手中真正握有兵权之后,到底会如何去做。既然朕现在看不透这个儿子了,那就从他的一举一动中,再逆推他心中所想。”

“哼,说什么不想当这个太子,说什么朕所为有所偏私,根本是无礼他的太子地位……逆子,别只知道抱怨呐。”

“想要当稳我大唐的储君,也要看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和器量!若你真的不符合朕的期望,那朕便成全了你,又当如何!”

长孙无忌,这才明白李世民的用心。

他瞬间明白,在陛下的心里,最重视的依然是太子。

刚刚他一番用心,完全是针对着太子而为之,对于魏王竟是连提都没有提到过。

魏王李泰,这么长时间以来,投陛下之所好,做了许多讨好陛下之事,而且事事彰显自己的孝心。

他确实换来了陛下的诸多宠爱,甚至得到了这么多超越亲王所能得到的特权,引得朝野议论,觉得陛下是不是对于太子的人选有额外的想法。

现在看来,李泰的努力“还不够”啊。

李世民正要挥手,让长孙无忌退下,自己也想好好休息一番。

别看他听闻薛延陀部南侵之时,临机决断极为果决,心中还是被薛承乾的一番话气得不轻啊。

然而,就在此时,长孙无忌却突然开口。

“陛下既然决定要借此时机,好好锤打一番我大唐的几位皇子,也对外彰显我大唐人才继继,几位皇子已经可以独挡一面。”

“那么,太子与魏王皆已经有所分派,是不是应该也给晋王委以重任,以免惹人非议,或者让晋王觉得自己不受陛下重视?”

“嗯?”

李世民的手停在半空,定定地看着长孙无忌。

他万没想到,长孙无忌会有此提议。

“治儿?他现在的年纪,还不足以担当什么重任吧?”

刚刚李世民的心里还真的没有想过这位幼子。

李治与承乾和李泰一样,都是长孙氏为他所生的嫡子,理论上来说,对于帝位的继

最新小说: 仙尊有点浪 恶雌狂刷好感,五个绝美兽夫沦陷 宝可梦:从大嘴娃开始 金雀花与荆棘鸟 美食内卷:古代厨娘修炼手册 浪子惊神 傅教授结个婚,我旺夫! 灵妖奇谭 超脱时间 斗罗:武魂殿圣女,武魂岩王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