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绝非蠢人。
上面有陛下和朝廷盯着,他是绝对不可能做出,故意拖延粮草运送,以此动摇军心,造成前线大败的事情。
用这样的方式引发前线大败,不会让李承乾背负责任,只会把他自己送到绝路。
杜荷担心的,就是太子殿下因为这等想法,便对魏王势力大意。
事实上,因为北疆战线过长,不论尉迟敬德,李勣制定出多么高明的战策,一切布置都不可能瞒得过李泰。
李承乾和杜荷,都不相信李泰是那种把整个大唐利益,置于自身利益之上的人。
杜荷见太子已经想到这一层,而且想在自己之前,瞬间对太子产生敬佩之情。
现在的太子,似乎再也不是那个只会被他们推着往前,哪怕是行谋反大事,也依然犹豫不决,瞻前顾后的殿下了。
“殿下的态度为何如此泰然自若,难道您不担心魏王暗中通风报信,致使我军大败吗?”
李承乾笑着反问:“杜荷你既然想到了这一点,不妨说说可有方法进行反制。”
杜荷脸色一僵,极为惭愧地道:“是臣无能,除非整个魏王麾下全都是我们的探子,否则的话,此毒计根本无法防备,更加不可能抓到什么实质的把柄。”
李承乾听到杜荷的回答,竟是没有任何失望之色,反而一派轻松。
杜荷看出了太子殿下的异样,心中升起一丝希望。
“难道说,殿下您竟然有办法进行应对!殿下尽管安排给臣去做,臣必定不负殿下所托。”
李承乾摊手道:“谁告诉你我有办法应对的。所谓千防万防,家贼难防,除非你完全不用魏王在后方提供粮草军械否则谁能防得住这种毒计。”
“啊?那殿下您为何神态如此轻松。若我们抓不到证据,前线的任何大败,您作为主帅都要负责,更会让陛下失望啊!”
李承乾张了张嘴,最后还是忍住,没说出心中的想法。
正因为要负起责任,正因为会让李世民失望,所以本宫才会这么轻松啊!
李承乾突然发现,自己最初期望父皇直接把自己废掉,放弃太子保一个封王,过无忧无虑生活的美好期望,并没有完全落空啊!
他明明已经自已经说出了谋反的计划,李世民也确实极度震怒,却出奇地没有直接处罚自己。
那没关系,不论是以暗中谋划谋反之名,还是以大战战败,需要负起责任的名义,最后只要是处罚自己,丢掉太子之位就可以啦!
当然了,自己的下场可能远不如预想中的计划。
哪怕他贵为皇子,背负起了战败的责任,也要受到重罚。
想直接封到江南温柔之乡怕是不大可能,但至少蜀中王还是能保一保的!
说真的,李承乾也不是那种没有良心之人。
若是让他故意捣乱,陷害了前线的将士,他可是过不了自己心里的一关。
但是,若是因为李泰暗中动什么手脚,而他也确实没有防范之法,那就怪不得他了,正好借机施行自己的计划。
他或许看不穿李世民的心思,但有一件事,不论是他还是朝中众臣都非常了解,那就是,李世民向来严于治军。
他可以宽容自己的无礼失言,但绝对不会纵容他败军误国。
想到这里,李承乾只觉得无比振奋,不需要承担压力,面临各种凶险的挑战,只要在封地享受的美好生活正在向自己招手呢。
“杜荷,你代本宫传教于尉迟敬德,程知节,李勣几位将军,令他们前来东宫议事。”
“同时,再与房玄龄大人约个时间。四卫之军很快就要奔赴前线,沿途如何供应大军补给,需要提前议定。”
杜荷刚刚还听到太子殿下无法应对魏王可能的阴谋而觉得有失谋臣之职。
现在就看到他有条不紊地安排任务,快速进入到了“主帅”的角度之中,心中不由疑惑。
“殿下,不论我们如何尽责,若是最后魏王果真暗中陷害于您,我们若无破解之法,根本没有意义啊。”
李承乾心中已经有了新的计划,当然不会被他动摇。
当然,他也不可能把计划透露出来让杜荷知晓,只能先作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杜荷,你这是说得什么话,别忘记本宫可是大唐太子!”
“父皇托我以重任,我岂能因为顾忌魏王可能的作为而束手!那样,便等于将英勇的大唐将士置于死地!待得薛延陀部铁骑真的打穿了我大唐北疆防线,那更不知道会有多少大唐百姓遭殃。”
杜荷神色一震,被殿下的话,唤醒了他传自父亲的责任感。
虽然杜如晦早年故去,他少有经父亲之教导,但是,说到底他依然是一名士族,血液里流着的传承,自幼时所受到的教育,都让他明白殿下所说的乃是正理,而自己理所应当尽全力辅助于他。
“既然父皇特意作出如此安排,那我们现在只能相信父皇的智慧,魏王如何做我们控制不了,但我们却可以做到问心无愧!”
“殿下教训得是,臣这便按殿下交托,前去布置。”
杜荷躬身领命,退下准备联络诸位将军与兵部。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