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如果对工作不热爱,你就无法投入自己的精力和智慧,许多事情都会半途而废。”
李雪峰随口回答。
姜云婉:“你高考填志愿时,为什么选择了这个冷门专业,而不是计算机软件专业,生物专业,建筑专业等热门?”
李雪峰听罢苦笑了笑,道:
“这些我都填了呀,只不过半导体专业是填的第一志愿,因为半导体三个字对我从小影响大,也很神秘,我有一种想去探索的冲动。”
“???”
两人一问一答显得还很默契,姜云婉不停地速记。
半个小时不知不觉中到了。
“嘟嘟…”
接待室外响起了汽车喇叭声。
“对不起姜记者,我们约定的时间到了。”
李雪峰起身准备离开。
“请等一下,李工。”
姜云婉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可没想到对方冷酷无情,变脸比翻书还快。
刚才还谈得热火朝天,说结束就戛然而止,拔腿就走,毫无过度。
不是零就是1。
这就是C人的性格特质。
“不好意思姜记者,下次再找时间聊吧,我要赶路。”
李雪峰也是觉得这样太不近情理。
对方不是政客,更没有政客那种可憎嘴脸,提的问题也围绕要点。
“我跟你一起去半导体所。”
说话间,姜云婉已麻利地将笔记本收进书包,脱下军大衣,站在他身旁,笑盈盈看着他。
有人暴露了我的行踪。
一定是胡建春。
见这位记者貌美如花,便起了‘歹心’。
“你…在半导体所也有采访任务?”
“是。”
这种情况下,只要不是傻子,都会点头称是。
“那请上车。”
李雪峰很爽朗,他打开吉普车后车门。
撩眼看过去,姜云婉用围巾裹紧了下巴,露出半个巴掌大的上半张脸,在雨后的阳光照射下,显得有些苍白。
她上车往里面挪动,李雪峰一步蹬上并关车门。
车里很暖和,立即上路。
“李工,我想继续采访,你不会介意吧。”
姜云婉掏出本子和笔。
“当然不会介意,我敬佩忠于职守的人。”
李雪峰莞尔而笑。
他笑起来很自信、可爱。
“李工,请问你是哪里人,高中在哪里读的书?”
“哪里人?”
李雪峰想了一下苦笑道:
“应该算是贵州人吧,我是铁五局子弟中学高中毕业,在贵州考的大学。”
“怎么叫算是贵州人?”姜云婉狐疑。
“怎么说呢,我随父亲工地走了不少地方,高中是在贵州读的,这里就成了我的人生起点。”
李雪峰眼尾往上一挑,明明是轻挑眼神,却透出一股难以忽视的无奈感。
“哦。”
姜云婉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他的经历跟自己有点相似,都是父辈为了国家建设而背井离乡。
“那…你的父母亲现在都在贵阳枣山路?”
喔靠,她居然知道铁五局总部在枣山路?
“不,他们长住在湖南怀化。”
李雪峰淡然道。
“哦,那你这样要回趟家很不方便呵,至少要转两三道车吧。”
“嗯。”
李雪峰鼻哼了一声,嘴角勾出一抹苦涩的弧线。
这时候两人交谈变得融洽和随意起来,就像彼此熟悉的老朋友。
已没有刚开始那种煞有介事,公事公办的感觉。
不一会,车子进入*8研究所大院。
“哎哟雪峰,你很守时啊。”
从一间屋里走出一位中等个头的中年人,架着一副金丝眼镜,西装革履,学者气息浓烈。
就凭这身与众不同的打扮,老远就知道是谁来了。
“老师,您好。”
李雪峰跳下车,大踏步迎上前去,伸出双手紧握,态度十分恭敬。
“这位是…你女朋友?”
王辰指着姜云婉狐疑询问。
“不是不是,请老师别乱点鸳鸯谱。”
李雪峰摇手否认,“她是基地宣传部派下来的姜记者,说是有半导体所里的采访任务,这才跟着厂车过来了。”
“哦…采访任务?”
王辰微微蹙眉,扭头问身边助手,“有吗?”
几个助手和研究生都是面面相觑,不知所云。
“是这样子的王教授,这是新闻办的临时决定。”
姜云婉灵机一动,开口道:
“我们新闻办的关主任,让我写一篇科研类纪实长篇报道,主要是反映083基地企业,军转民的实际情况。”
“我想以*8所为依托,展示科技带动生产力的实际案例,想具体参与到你们中间。”
毕竟是学新闻专业,灵活性和随机应变能力一流。
“什么,参与具体过程。”
众人惊愕。
王辰看向李雪峰,没想到他也是一脸茫然,显得很无辜。
而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