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阳跟着刘文海,朝着蔬菜大棚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烈日高悬,炽热的阳光无孔不入地烘烤着大地,四周静谧得只能听见他们俩的脚步声和偶尔传来的几声蝉鸣。
张向阳的心情如同这闷热的天气一般,沉甸甸的,他预感到这个项目可能存在不少问题,而即将看到的一切,或许会证实他的猜测。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跋涉,他们终于来到了蔬菜大棚项目所在地。
张向阳又累又热,满脸汗水,前胸后背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了。
一开始,他并不知道需要走这么远,要不然,这么大热的天,怎么着也得开车过来,起码也得骑个电瓶车啊。
他心里不禁犯起嘀咕,自己压根不清楚路程远近,可刘文海肯定知道啊,但是刘文海竟然也不说,这家伙该不会是故意想累自己吧?
想到这儿,张向阳瞥了一眼身旁的刘文海,只见他神色如常,不紧不慢地走着,让人瞧不出什么端倪。
“张主任,这就是了。”
刘文海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说道。
张向阳放眼看去,眼前的景象让他的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结。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座大棚,外观看起来就显得破旧不堪,棚膜多处破损,被风一吹,发出“噗噗”的声响,像是在无奈地叹息。
走进大棚内部,情况更是不容乐观。
大棚内的蔬菜种植布局杂乱无章,本该整齐排列的菜畦歪歪扭扭,有的地方蔬菜种植过密,导致部分蔬菜因缺乏足够的光照和养分,显得萎靡不振,叶片发黄;而有的地方又过于稀疏,土地利用率极低。
灌溉系统也存在严重问题,水管多处漏水,地面上积了不少水,导致部分蔬菜根部泡在水里,已经开始腐烂,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味。
再看大棚的支撑结构,不少支架已经生锈腐蚀,轻轻摇晃便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随时都会坍塌,安全性堪忧。
而且,按照验收标准,大棚内应该配备完善的温度、湿度监测设备,以保障蔬菜生长环境的稳定,但这里却不见踪影。
更严重的是,张向阳仔细清点后发现,大棚的数量也不够,竟然比验收报告上的数量少了四分之一。
要知道,上级的补贴是按照大棚的数量给的,大棚数量短缺,很有可能就是存在套取上级扶贫资金的问题啊!
这一发现,让张向阳的心情十分沉重,意识到事情远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
张向阳看着这一切,心中满是失望与气愤,他皱眉对刘文海说道:“刘主任,这个项目不符合验收标准啊。你看看这大棚的棚膜破损严重,蔬菜种植布局混乱,灌溉系统漏水,支撑结构也存在安全隐患,连最基本的温湿度监测设备都没有。”
说到这儿,张向阳顿了顿,语气愈发沉重:“还有,大棚的数量也不够,比验收报告上少了整整四分之一。上级补贴可是按大棚数量来的,这数量对不上,问题可就严重了。就这种情况,这怎么能通过验收呢?”
刘文海听到这话,脸色微微一变,他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四周,确定没有旁人后,才压低声音劝道:“张主任,你也知道,我们刘主任跟徐书记的关系不错。这事儿吧,你看能不能……通融通融?大家都不容易,没必要因为这点事儿搞得大家都不愉快。你想想,徐书记那边也不好交代不是?”
张向阳心中明白刘文海话里的意思,无非是想让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过这个项目。
不过,即便刘文海搬出了徐德山,可张向阳心中的原则依然如同磐石般坚定,丝毫不会动摇。
他心里清楚,如果自己在这个验收报告上签了字,日后一旦出了问题,那可不是小事。
他可是要负责任的,受处分都是轻的,严重的话甚至有可能面临法律的制裁,锒铛入狱。
这个项目距离验收标准的差距实在太大,扶贫资金关乎着村民的切身利益,每一分都应该合理使用,他绝不能为了迎合某些人而违背自己的原则,更不能把自己置身于险地!
于是,张向阳态度坚决地说道:“刘主任,这不是通融不通融的问题。验收标准是为了保障项目的质量和效果,关乎着村民的利益。这样的项目要是通过验收,那就是对村民的不负责任,我没法验收。”
刘文海见张向阳态度如此坚决,脸上露出一丝悻悻之色,无奈地说道:“那行吧,既然你这么坚持,我给刘主任说吧。”
说罢,他掏出手机,转身走到一旁,拨通了刘小琴的电话。
张向阳站在原地,看着刘文海打电话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自己坚持原则的这一举动,很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但他必须这么做。
不一会儿,刘小琴就风风火火地赶到了现场。
她的脚步急促,高跟鞋在地面上敲出了一连串清脆又带着几分急躁的声响,带起了一片尘土。
一看到张向阳,她的脸上瞬间布满了怒容,用质问的语气大声说道:“小张,验收报告真的不给签字吗?你可要想清楚了!”
张向阳本来就因为这个项目的诸多问题心烦意乱,此刻看到刘小琴这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