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弘看着手下们离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他们能顺利完成任务。然而,他深知此去艰难重重,权贵们必定不会坐视不管。苏老将军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赵公子,且放宽心,他们都是可靠之人。”赵弘点点头,目光坚定地望向都城的方向,暗暗想着,无论如何,都要找到证人,还自己清白。
营帐内,烛火摇曳,光影在粗糙的墙壁上晃动。赵弘与苏老将军坐在简陋的桌案前,桌上摊着边关地图,可两人的心思却全然不在这地图之上。
“苏老将军,此次我们需万分谨慎,那些权贵手段狠辣,想必早已对证人下手。”赵弘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在桌案上敲击着。
苏老将军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神色凝重:“赵公子所言极是,不过我们也并非毫无胜算。这几位证人,皆是当时亲眼目睹你在边关所作所为之人,只要能说服他们,必能还你清白。”
两人陷入沉思,回忆着在边关的点点滴滴,试图从记忆的缝隙中寻找到说服证人的办法。营帐外,寒风呼啸,吹得帐帘猎猎作响,似在诉说着局势的严峻。
数日后,都城内,赵弘的手下们乔装打扮,悄然分散在各个角落。他们按照赵弘的指示,开始寻找那几位关键证人。
“刘三,你去城西找那位马夫,他曾为我们运送过粮草,对当时的情况有所了解。我和李四去城东寻那名铁匠,他为将士们打造兵器,应该能证明赵公子的功绩。”为首的王二低声吩咐着。
刘三微微点头,身影迅速消失在小巷之中。王二和李四则朝着城东方向快步走去。
城东,铁匠铺内,炉火熊熊燃烧,热浪扑面而来。铁匠正挥舞着铁锤,一下又一下地砸在烧红的铁块上,火星四溅。
王二和李四走进铁匠铺,还未开口,铁匠便警惕地抬起头,目光在两人身上打量着。
“两位客官,有何事?”铁匠停下手中的动作,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王二上前一步,压低声音说道:“铁匠师傅,我们是赵弘公子的手下,此次前来,是想请您为赵公子作证,证明他在边关保家卫国,并无拥兵自重之意。”
铁匠脸色一变,眼中闪过一丝恐惧,连忙摆手道:“我什么都不知道,你们走吧,别再来找我了。”
王二和李四对视一眼,心中明白,铁匠定是被权贵们威胁了。
“师傅,赵公子一心为国,却遭奸人陷害,您若不出面作证,他恐怕性命难保啊。”李四焦急地说道。
铁匠咬了咬牙,转身继续打铁,不再理会两人。王二和李四无奈,只得离开铁匠铺。
与此同时,城西,刘三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马夫一听到赵弘的名字,便吓得脸色苍白,连连摇头,赶着马车匆匆离去。
王二等人在城中四处奔波,寻找其他证人,然而得到的回应皆是如此。这些证人或是被威胁,或是被收买,没有一人愿意出面作证。
夜幕降临,都城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王二等人聚集在一处废弃的院子里,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这可如何是好?证人都不愿配合,我们根本无法完成公子交代的任务。”刘三满脸焦急,一拳砸在身旁的石桌上。
众人沉默不语,都在苦思冥想对策。突然,李四眼睛一亮,说道:“我们或许可以从证人的家人入手,那些权贵未必能将所有人都威胁到,只要能说服他们的家人,说不定证人会改变主意。”
王二听后,沉思片刻,缓缓点头:“这或许是个办法,不过我们行事需更加小心,绝不能让权贵们察觉到我们的意图。”
于是,众人再次分散,开始暗中调查证人家人的情况。
边关营帐内,赵弘和苏老将军依旧在焦急地等待着消息。每日,赵弘都会站在营帐外,望着都城的方向,心中期盼着手下们能传来好消息。
“苏老将军,已经过去多日,为何还没有消息传来?莫不是他们遇到了什么危险?”赵弘的眼中满是担忧。
苏老将军安慰道:“赵公子莫急,他们都是经验丰富之人,想必是遇到了些困难,正在想办法解决。我们现在能做的,便是耐心等待。”
然而,等待的日子并不好过。赵弘的心如同被一块巨石压着,沉甸甸的。边关的局势也愈发紧张,敌军似乎察觉到了赵弘这边的变故,开始频繁在边境地带活动。
又过了几日,都城内,王二等人终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他们发现其中一位证人的老母亲独自居住在城郊,并未受到权贵们的威胁。
王二带着礼物,小心翼翼地来到城郊的小屋前。轻轻敲了敲门,屋内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谁啊?”
王二轻声说道:“老人家,我是赵弘公子的手下,想跟您打听些事儿。”
门缓缓打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出现在门口。她打量着王二,眼中满是疑惑。
王二赶忙将礼物递上,说道:“老人家,赵公子在边关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却被奸人诬陷。我们想请您儿子出面作证,还赵公子清白。”
老妇人听后,神色犹豫:“我儿子他……他也是身不由己啊,那些人威胁他,说要是他敢作证,就会要了我们全家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