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广场,晨曦微露。清冷的空气带着学院特有的草木与书卷气息。数百名深蓝学徒袍的新生如同初生的秧苗,盘膝坐在冰冷的青石板上,鸦雀无声。林风置身其中,感受着周遭弥漫的肃穆与期待。
主位上,一位面容温和但眼神锐利的中年法师——埃德蒙导师,身着镶有银色星纹的深蓝法袍,声音平和却清晰地传入每个学徒耳中:“静心,凝神。抛弃杂念,向内心沉潜。睁开你们灵魂的‘眼睛’,去感知,去触摸,那无处不在的‘玛娜’——世界的呼吸,万物的根基,我们称之为‘魔力’的粒子。”
林风依言闭上双眼,努力摒弃纷乱的念头。饥饿、疲惫、对豆包的担忧、奥兰多法师审视的目光…无数思绪如同乱麻。他强迫自己专注于导师的引导:“想象你是一块磁石,吸引着空气中游弋的、微小的光点…放松你的精神边界,让它们自然地流入…”
时间在寂静中流逝。林风集中了全部意志,感知着。起初是黑暗,纯粹的黑暗。渐渐地,在意识的边缘,他似乎“看”到了一些极其细微的、如同尘埃般漂浮的微弱光点。它们飘忽不定,难以捉摸。他尝试着去“吸引”,但精神仿佛隔着一层厚厚的毛玻璃,那些光点要么无视他,要么稍一靠近便又滑开。偶尔有一两粒极其微弱地融入他的意识,带来一丝若有若无的清凉感,旋即消失无踪,如同水滴落入沙漠。
他身旁,一个红发的少年身体周围,开始有极其微弱的、带着暖意的淡红色光点汇聚,形成一个肉眼不可见但能被埃德蒙导师微微颔首认可的小小漩涡。更远处,一个气质沉静的少女身边,淡蓝色的光点如同溪流般缓慢流淌。
唯有林风,如同磁石失去了磁性,孤零零地坐在那里,意识深处的“视野”里,只有零星几点可怜的白光,如同风中残烛,随时会熄灭。挫败感如同冰冷的藤蔓,缠绕上他的心头。难道自己的“中等”亲和力,竟是如此不堪?还是豆包的取巧,留下了难以弥补的缺陷?
【……主体……精神……波动……散逸……率……78%……】
【……目标……玛娜粒子(光)……捕获……效率……0.03%……低于……理论……阈值……】
【……分析……冥想……手册……能量……引导……逻辑……】
就在林风几乎要被沮丧淹没时,沉寂的豆包,再次艰难地传递出信息!它竟然在如此低能量的状态下,强行启动了分析模块!
【……手册……引导……模式……低效……】
【……类比……地球……生物电……神经……信号……传导……】
【……建立……模型……神经-能量节点……共振……】
一股微弱却极其复杂的数据流涌入林风脑海。豆包将冥想手册中描述的“精神吸引玛娜粒子”的过程,与地球生物学中神经信号的传导、生物电的产生进行强行类比和建模!它粗暴地将林风的大脑和神经系统视为一个“能量接收与转换器”,指出传统冥想方法中精神引导的“路径”过于宽泛模糊,如同用大网捕鱼,效率低下且能量逸散严重。
【……重新……定义……关键……神经……节点……】
【……模拟……生物电……共振……频率……】
【……构建……精确……粒子……捕获……路径……】
一个新的、闪烁着幽蓝色微光的、由无数细密光点(模拟神经元)和连接线(模拟神经通路)构成的复杂立体模型,在林风意识深处缓缓成型!模型的核心,锁定了几个大脑和脊髓中的关键能量节点(豆包根据生物电特征强行定义),并预设了一条极其精密的、如同光纤般狭窄却高效的“粒子捕捉通道”。
【……模型……推演……完成……】
【……执行……新……冥想……协议……】
林风深吸一口气,如同在悬崖边抓住了一根藤蔓。他不再试图用模糊的精神去“吸引”那些飘忽的玛娜粒子,而是强行将意念沉入豆包构建的那个冰冷的模型中。他想象着自己的精神,沿着那条预设的、狭窄而坚韧的“通道”延伸出去,精准地“锁定”视野中最近的一个微弱光点(玛娜粒子),然后,按照模型指示的“共振频率”,在意识中模拟出一种极其细微、却带着特定吸引力的精神波动!
嗡!
奇妙的感觉出现了!那个原本对他爱答不理的光点,仿佛受到了精准的“磁力”牵引,瞬间改变了飘荡的轨迹,如同被无形的丝线拉扯,沿着那条预设的“通道”,飞快地没入了他意识深处标记的第一个“能量节点”!
一股远比之前清晰、清凉且带着微弱酥麻感的能量流,瞬间在那个节点汇聚!
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