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准备''雷霆反击''计划!调第5、第7师到涟川前线,我们要给北边一个永生难忘的教训!"
就这样,在背后大国的支持下,南北棒子的冲突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到5月20日,双方在前线投入的总兵力已经超过10万人,战线从东海岸的襄阳一直延伸到西海岸的开城,绵延250多公里。
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血染岭"一带。这座海拔仅326米的小山头控制着南北交通要道,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北棒子调来了最新接收的S-2重型坦克连,南棒子则出动了鹰酱刚提供的M36杰克逊坦克歼击车营。
5月22日清晨,随着三发红色信号弹升空,北棒子第109团在16辆S-2坦克的掩护下发起了冲锋。南棒子阵地上,反坦克炮手李敏浩紧张地瞄准着越来越近的钢铁巨兽。
"距离800...700...600...开火!"
90毫米穿甲弹呼啸而出,准确命中领头S-2的炮塔。但让南棒子士兵惊恐的是,炮弹居然被弹开了!
"见鬼!这些毛熊坦克是怪物吗?"李敏浩手忙脚乱地装填第二发炮弹。
就在这时,北棒子的T-34/85坦克群从侧翼包抄过来,76毫米坦克炮喷吐出致命的火舌。阵地上顿时血肉横飞,三门南棒子的M3反坦克炮瞬间被摧毁。
危急关头,南棒子第53坦克连的M36歼击车及时赶到。90毫米高速穿甲弹在800米距离上轻松击穿了S-2的正面装甲。这场坦克大战持续了整整一天,最终双方都损失惨重:北棒子损失S-2坦克7辆、T-34/85坦克14辆;南棒子损失M36歼击车9辆、M24坦克11辆。
这样的场景在各个战场不断上演。兔子和鹰酱的军事观察员们躲在后方掩体里,冷静地记录着每种武器的实战表现,不时在本子上写写画画。
5月25日,战局陷入胶着状态。南北棒子都精疲力尽,前线士兵们开始出现厌战情绪。但双方高层谁也不肯先低头,战争机器继续疯狂运转。
平壤的地下指挥所里烟雾缭绕。北棒子最高军事委员会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六个小时:
"必须继续打下去!我们已经牺牲了这么多战士,现在撤退怎么对得起烈士英灵?"
"但我们的弹药储备只够维持一周了,特别是122毫米炮弹..."
"兔子那边不是说可以继续提供支援吗?让运输队再跑勤快点!"
就在这时,通讯参谋送来了兔子的最新加密电报。总参谋长看完后长叹一声,将电报传给其他人:"兔子同志建议我们''见好就收'',暗示如果再打下去,他们可能要重新评估援助规模..."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南棒子那边。鹰酱特使麦克阿瑟准将直截了当地对李承晚说:"总统先生不希望冲突无限期持续下去,这不符合我们在远东的整体战略利益。"
5月28日凌晨2点18分,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南北棒子的炮兵同时停止了炮击,前沿阵地上的士兵们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有些人甚至隔着山谷互相挥手致意。
没有正式宣布,没有书面协议,但双方都默契地开始后撤。到日落时分,战线基本恢复到了5月初的位置,只有满目疮痍的战场和新增的数千座坟茔,无声诉说着这场二十天冲突的惨烈。
板门店中立区观察哨里,印度将军辛格举着高倍望远镜啧啧称奇:"打了二十天,伤亡超过两万,消耗弹药数以万吨计,结果又回到了原点..."
他的副官突然压低声音:"将军,您快看河边!兔子代表和鹰酱代表居然在...在钓鱼?"
辛格将军调整望远镜焦距,果然看见老李和哈里森并排坐在河边,鱼竿悠闲地架在面前。两人时不时交谈几句,甚至还碰了碰随身带的军用水壶。
"走吧,"辛格将军放下望远镜,整了整军装,"我们也去凑个热闹。"
夕阳西下,河面泛起金色的波光。老李的浮漂突然沉入水中,他娴熟地提竿收线,一条肥美的鲤鱼在夕阳下闪着银光。
"今天收获不错啊。"哈里森笑着打开水壶喝了一口。
"是啊,"老李把鱼放进网兜,"比前几天强多了。"
两人相视一笑,目光中闪烁着只有彼此才懂的深意。
远处的山峦间,最后一缕硝烟正在消散。几只不知名的野鸟掠过水面,在夕阳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明天,板门店的谈判桌上,又将开始新一轮的唇枪舌战。但此刻,在这短暂的宁静里,连战争都显得那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