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西亚的铁轨,全世界独树一帜,比国际标准铁轨要宽。
这世界前些年,拉西亚与亚马托曾在魏曼那块地上打了一仗,拉西亚把地盘输给了亚马托,这才有了魏曼国的成立。
至今魏曼还保留了相当大一部分的宽铁轨。
乍一看,本田的操作没毛病,为了方便补给,自己修铁路,甚至特地设计了把标准轨轮子换成宽轮子的火车交换中心。只要打下红塔城,亚马托人就能通过铁路接入远东的伯利亚大铁路,从魏曼将补给一路拉过去,杀到巴罗夫斯克城。
这不是没先例的:为了满足入侵赛里斯准备物资的需求,早在四年前,亚马托就在魏曼境内平原地区修铁路。在物资和人员充足的情况下,巅峰速度可以达到2公里每天。
红塔市以南的草原地区这么平整,也没有大型河流或者涵洞,修起来是真的方便。
只不过……
“你能来,我就不能去了?”
张山眼里,对手是给他修铁路啊,本田大将真好!
“不过,还是要先耗掉鬼子的精锐才行。”
别看亚马托人一副小国吃大国,牛逼哄哄的样子。说到底,亚马托还是国小、资源少,人口也少。即便平均身高165cm的兵员也不是说有就有。
如果没算错,亚马托人的精锐就是那17个常备师团。撇去不能动的近卫师团,表现比较平庸的16、17师团,以及布置在其它地区的,真正调来远东和赛里斯的只有12个甲种师团。
打掉这12个甲种师团,亚马托陆军就比较废了。
况且关北军也无法代表整个亚马托陆军,他们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山头。
关北军撑死只能调来六个甲种师,多一个都没有。
顺便一提,再去掉100斤体重99斤是反骨的第四师团【界】,实际上能作为张山敌人的只有五个甲种师。
张山打定主意耗掉这5个甲种师团,那关北军就任他搓圆按扁。就关北军之前那得罪人多的德性,别说亚马托海军,那些来自亚马托中部和南部地区的陆军都不会鸟他们。
张山只需要注意,在自己未强大起来之前,不要把打击面扩大化,就盯着几支关北军主力往死里揍。
在吸引到足够的关北军之前,他不介意表面上认怂。
张山很清楚,自己想要打爆亚马托本土,那这注定是一场时间不短的战斗,最顺利都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如果还要考虑将来阿斯加德人的入侵。搞不好,这就是一场时间跨度超过7年的漫长战争……
从一开始,明面上他四处采购,挥舞布里塔尼亚人的支票满世界买买买;背地里他可没少强化本国的军工。
这年代的军工厂可谓一言难尽。
什么汽车厂改坦克厂,那已经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了。
比较困难的,可以参考赛里斯模式,各种手工仿制外国的枪械火炮,用最简单的金工器械给你捣鼓出各种世界名枪。
离谱点的,有南亚著名枪城【柏沙瓦】。
在那里,你可以看到仿真度极高的AK、M4,甚至夸张到你可以看到一把用莫辛枪管配搭SKS枪机、装上AK后托,配搭M4战术配件的神奇武器。
那模样活像是几支枪晚上喝多了,天亮了就出来一个大杂烩……反正足以让任何一个纯正军迷拳头硬起来。
甭管枪械精度和耐久度如何,起码柏沙瓦的枪生产出来,是能打死人的。
张山穿越前,毛系的枪械满世界都是,偏偏他们自家产的还不是最好的。第一档是兔子家的,第二档是毛子的,第三档是欧罗巴东部以前毛系小弟的,第四档是南亚的高仿,最后是低仿……
连子弹都可以分三六九等,等级顺序就按上面这个排。
最差那一档,拆开一颗子弹就会发现,他喵的弹壳是不均匀的,连火药都是人工装填导致份量不一。
打那种子弹,容易卡弹不说,分分钟还会炸膛。
实属拉西亚命运轮盘——在左轮的六发弹筒里装一发子弹,几个人轮流扣扳机崩自己,看谁中招。
就是这么野!
张山万万没想到,有朝一日他必须捏着鼻子亲手打造一个远东版的柏沙瓦。
在巴罗夫斯克城的东北,一处废弃厂房被利用起来。
四千平米的厂房内,不乏孩子的身影。
这些十岁左右的孩子,懂事得让人心痛,有的像是在拼积木一样拼着枪械零件,有的在用小小的手指头拿着砂纸给新打造出来的莫辛枪托打磨毛刺。
前来视察的张山不知为何,他想起自己那位太公,小时候太奶常跟他说,太公当年七岁就进厂,去了一家火柴厂装火柴养活自己……
再想到这世界的孩子,很可能一家人七、八个孩子往往只有两、三个,甚至只有一个有命活到成年,他鼻子一酸,眼睛一红。
旁边的安娜悄然靠近一步:“殿下!您给孩子们开出每月2卢布的人工,还管饭。这对他们来说已经是莫大的恩赐了。战争打响,男人都上战场了,女人只能下地里干活,好多女人是养不活这么多孩子的。”
张山叹气:“唉!这该死的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