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又不能强行塞到谢知嘴里让他尝尝。
之后马车之上一路无言,谢知的神色总是一如既往的冷淡,气氛颇有些凝滞。
等到了府邸门前,聂相宜朝谢知施以一礼,语气轻快,“多谢殿下送我回府。若是玉屑糕合乎殿下胃口,我明儿再给殿下送来!”
不等谢知拒绝,她转身便回了府去。
夜色中的谢知看着聂相宜离去的翩跹背影,不自觉敛眉,亦转身回府。
方才行至书房,凌竹这才躬身禀告,“殿下,关于永宜侯府,属下打探了些眉目。”
谢知颔首示意他接着说下去。
“聂大姑娘此次回京,原也是安西大将军与永宜侯两个人一同拿的主意,目的似乎是为了……议亲。”
说着他也不知为何,竟抬眸觑了一眼自家殿下的神色。
谢知面上并无任何变化,只是下颌似乎绷紧了些。
难怪她一见了王五郎便夸他俊俏,又与他同行书肆,原是为了这个。
她父亲与王家大人同在太常寺为官,实属同僚,倒也相配。
凌竹似乎听见自家殿下低声冷哼了一声,又像是幻听。
他不敢多想,只躬身禀道:“几日前聂府找了个老道,只说聂姑娘春日里八字带煞,让她迁了出来。说来也奇,眼下离端午还早,聂府前些日子便闹了蛇。这才请了老道。”
说着,他语气微微一顿,迟疑道,“也不知是否是他们故意为之……”
借此由头,让聂相宜特意迁居至这里。眼看聂姑娘对殿下又这般殷勤热络,只怕是存了些心思的。只是不知道这背后,有没有安西大将军的手笔。
谢知目光沉沉,假借鬼神之言,当真是熟悉又拙劣的手段。
他问道:“对面的宅邸呢?原不是说那宅邸主人去世多年,久无人居吗?”
“属下细查过了。对面宅邸的主人,是永宜侯的原配夫人,聂姑娘的母亲钟氏。”
凌竹神色渐渐变得肃然,“更重要的是,钟氏与故皇后关系极好,乃是手帕之交。钟氏与故皇后在世时,相邀做邻,于是买了同在一处的两院宅邸。”
谢知陡然明白过来,“你的意思是,这处宅院原是故皇后旧居?”
凌竹点了点头,“贵妃许是尚不知情,这才为您挑了这处宅邸而居。”
谢知眸色晦暗,面色如玉冷清。
若母妃为他挑选此处作为宅邸是偶然,那聂相宜迁居此处,也是偶然吗?
她母亲钟氏与故皇后交好,当今太子又是故皇后的嫡子。难道聂相宜,当真是太子的人?
眼看他居于此处,便让聂相宜迁居对面,蓄意接近。
思及此,他的面色愈发沉冷。
凌竹正欲告退,却听得谢知叫住了他,“等等。”
他的目光凝在那盘香甜软糯的玉屑糕上,声音冷冽如冰,“把这个拿出去处理了。”
“是。”
这厢聂相宜刚回府上,正欲歇下,脑中猛地想起来,竟有重要的事还未曾嘱咐殿下。
那玉屑糕要撒上蜂蜜,才更甜软些!
方才在马车中安静呆了一路,殿下冷清神情总让她觉得紧张,连眼神都无处安放,竟忘了这一茬!
她可不想自己的拿手糕点,只能得到殿下“不过如此”的评价。犹豫片刻之后,她又匆匆往对面宅邸而去。
熟门熟路地翻过宅邸一道道院墙,刚至他书房之前,聂相宜就见凌竹从里面出来。借着月光与灯火,依稀还能看见他手中拿着一个十分熟悉的食盒。
就是她用来装玉屑糕的那个。
聂相宜皱了皱眉,心下生疑,那食盒为什么会在凌竹大人手中?
见凌竹已然走远,鬼使神差地,聂相宜跃身,悄然远远跟在他的身后。
凌竹行至宅邸甬道一颗树前,这才打开了食盒。“嘎吱”的声响在寂寂黑夜中尤为显眼,聂相宜见他从食盒中拿出了那叠熟悉的玉屑糕。
而后面无表情地倒在了树根之上。
聂相宜心头猛地一颤,几乎瞬间瞪大了眼睛。
洁白香软的玉屑糕就那样被毫无惋惜地仍进泥里,凌竹甚至用脚拨拉过周围泥土,掩盖那洁白痕迹。
碾碎的玉屑糕如同白玉碎了一地。
聂相宜只觉一颗心也被那样扔进了泥里,一股巨大的失落几乎淹没得她要窒息。
那是她做了很久的玉屑糕。
每一块糕点的形状都是她亲手捏成。
她怕谢知不喜欢,还做了好几种口味。
为什么要这样丢掉呢?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她的一番心意呢?
聂相宜不明白。
她失魂落魄地往回走,瘪着嘴几乎快要哭出来。
她心中委屈得要命。
她只能一边翻过甬道的院墙,一边徒劳地安慰自己,“许是殿下不喜欢吃甜食罢了。”
只是即使这样,她还是觉得难过。
行至甬道的角门之前,她忽见谢知的马车就停在这里。奴仆们正上上下下地来回忙碌,似乎是在更换马车物什。
她听到那些奴仆们的低声抱怨。
“原先每一旬才更换一次车内物件,现下可好!那个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