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妈妈的嘱咐(1 / 2)

姜淑怡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想跟着溜走的马主任,脸上带着笑,眼神却不容拒绝:“马主任,留步!进屋喝杯茶,解解乏!”

马主任心里叫苦,也只能硬着头皮跟着进了屋,门一关,隔绝了外面的视线。

姜淑怡脸上的笑容淡去,给马主任倒了杯白开水,开门见山:“马主任,咱们都是明白人,打开天窗说亮话。夏夏这丫头…唉!这手续是办完了,可这下乡的具体地点,落实了吗?”

马主任捧着搪瓷缸,叹了口气,脸上也带了点真诚和无奈:“姜主任,林工,不瞒你们说,还没最终定下来。夏夏这孩子,也算是我看着长大的,咱们一个家属院住着,老邻居了。我知道你们舍不得,我也有我的难处…上头压任务啊!”

她压低声音:“夏夏这报名表,我暂时压在我抽屉里了,还没往上交最后的审批材料…就想着,看你们…能不能再抓紧活动活动?”

姜淑怡紧绷的神经瞬间松了一半,长长舒了口气。

她立刻起身走进里屋,不一会儿,拿出一块叠得方方正正的靛蓝色斜纹棉布,大概有六七尺的样子,不由分说就往马主任怀里塞:“马主任,您是个明白人!这块布您拿着,给孩子做件衣裳。我们也不求别的,就求您帮我们压三天!三天之内,我们一定把关系跑下来,定了地方,立马告诉您!”

马主任看着那块厚实的好布,眼里闪过一丝渴望,但还是推了回去,语气带着点罕见的诚恳:“姜主任,您这是干啥!快收回去!我这工作…唉,净得罪人了。夏夏这孩子,聪明伶俐,下乡是可惜了。我心里也把她当自家孩子看。布我真不能要!你们…抓紧吧!我就先回去了!”

她说完,几乎是逃也似的站起身往外走。

姜淑怡拿着布追到门口,两人在狭窄的过道里又是一番推让。

最终,马主任收下那块布,留下一句“抓紧时间”,便匆匆离开。

接下来的几天,林家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忙得脚不沾地。

大姐林春棠挺着微微显怀的肚子,也带着丈夫王大川跑前跑后。

最终,通过王大川母亲那条复杂的人脉线——小姑子的堂侄子,联系上了在吉省春城市临岗县红嘴子公社当书记的孙长茂。

孙书记很给面子,亲自把关,为林初夏挑选了他们公社最富裕、风气也相对最好的二道沟大队。

更巧的是,二道沟大队的大队长何向阳,他二叔和林初夏的爷爷竟是当年一起扛过枪的老战友!

饥荒年月里,何家还曾给林家送过救命的口粮。

这份香火情,加上孙书记的照拂,让姜淑怡和林长生悬着的心,终于落回肚子里一半。

离家一百多公里,在这个交通不便的年代,已经是能争取到的最“近”的距离了。

地点定下,全家立刻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搬家式准备中。

姜淑怡恨不得把整个家都塞进行李里给女儿带走。

“妈!这搪瓷痰盂就不用带了吧?乡下有茅房!”&bp;林初夏看着母亲正费力地把一个崭新的红双喜痰盂往大木箱里塞,哭笑不得地抗议。

“你懂啥!”&bp;姜淑怡头也不抬,手上动作不停,“冬天晚上起夜多冷?放屋里方便!干净的!”

她一边念叨,一边又把几卷卫生纸、几块硫磺皂、几盒清凉油、甚至一小包针线都细致地归拢好。

“穷家富路,多带点没坏处!到了那儿,啥都得花钱买,还未必买得着!”

林长生则默默地把新打的结实木衣柜、书桌、椅子搬到院子里,用麻绳仔细捆扎。

他甚至找人弄了点防潮的油毡布,打算垫在家具底下。

角落里,那台宝贝蝴蝶牌缝纫机已经被擦得锃亮,旁边还放着一大包五颜六色的瑕疵布,那是姜淑怡特意从厂里“淘换”来的,是女儿安身立命的手艺本钱。

林初夏看着父母像两只不知疲倦的工蚁,一趟趟地搬运、打包、叮嘱,心里酸酸胀胀的,又暖得发烫。

这哪里是行李?分明是父母沉重的爱和无处安放的牵挂。

姐姐林春棠也回来了,姐妹俩躲在小屋里试穿林初夏新做的海军蓝斜纹布拉吉。林春棠对着镜子左看右看,皱了皱眉:“老妹儿,这腰…好像有点紧了啊?”

林初夏促狭地眨眨眼,伸手轻轻戳了戳姐姐的腰侧:“啧,是不是姐夫把你伺候得太好了?长了点幸福的小肉肉?”

“胡咧咧啥!”&bp;林春棠脸一红,嗔怪地拍开妹妹的手,带着点羞涩和喜悦低声道,“是…是又有了。”

“哎呦!真的呀!”&bp;林初夏惊喜地睁大眼睛,凑近了仔细看姐姐的脸,“姐夫真有福气!这小脸儿,水嫩嫩的,啧啧啧~”&bp;她故意学着戏文里的腔调。

正坐在炕沿边,用小手好奇地揪着一块碎布头玩的小外甥王兵,听到“姐夫”两个字,立刻抬起头,奶声奶气地接话:“爸爸总亲妈妈脸!爸爸还总半夜偷偷……”

“咳咳咳!!!”&bp;外面客厅里,正陪着老丈人喝茶的王大川猛地被茶水呛到,咳得惊天动地,脸涨得通红。

紧接着,姜淑怡带着怒意的吼声就从

最新小说: 1992 矿场家属院 被年代文大佬上门提亲后 上昆仑 星际神考:华夏卡牌杀疯了 十九世纪换嫁情缘 与太子爷当年那些事 贵妃娘娘万岁 我在港娱吃瓜看戏 不可告人关系 我的牧场物语画风不太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