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海棠说的也确实是个问题。
她手里的银子大部分都是年节和生辰时林婉清以及威远侯府的外祖父外祖母给的。
她外祖家威远侯府是开国勋贵之后,爵位世袭罔替。外祖母又出自皇商刘家。
她母亲出嫁时可谓是真正的十里红妆。
他们对温长宁这个唯一的女儿外孙女很是大方。
除了那些奇珍异宝,每年光是给的压岁钱生辰礼以及时不时塞的零花钱加起来都有五万两,十八年算起来差不多有近百万两。
只是原主性奢靡,好锦衣华服,翡翠宝石首饰。
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金玉堆砌出来的富贵花。
那近百万两到她这里就只剩下了十几万两。
回想起原主这些年挥霍出去的钱财,温长宁心里不由得叹然。
她肯定是做不到伸手找林婉清他们要钱的。
必须得想办法自己挣钱了。
她需要的银子不在少数。
除了付给顾辞教授武学的报酬,还有南部十三州蝗灾一事,她必须拿出足够的银两,才能做好万全的准备。
如果是本地幼虫长成形成的蝗灾,可提前挖掘蝗虫卵块,集中收集后火烧焚毁。
蝗虫幼虫初期规模小,活动范围有限,可放养鸡鸭啄食蝗蝻,还可以用网捕捉后食用。
总之,只要能提前发现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能大幅减轻灾害程度。
可如果是别处迁移而来的飞蝗,那就得做好最坏的打算。
外地迁移而来的蝗灾突发性强,规模大、破坏性强,一夜之间就能毁掉万亩良田。
而且成虫移动速度快,可在一日的时间里飞出数十公里,初期检测难度很大。
即使提前示警,也无人会相信。
南部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一年一熟的水稻,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
如今是三月末,已经来不及阻止水稻播种。
而蝗灾是在7月上旬来临,水稻成熟收割最早也得到8月中下旬。
离成熟期差接近两个月的时间,即使提前收割也意义不大。
百姓粮食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已成定局。
随之而来的就是其他州县的商人提高粮价,大肆发国难财。
所以,必须得做好飞蝗形成蝗灾的准备,提前储备足够的粮食。
南部十三州总共有接近一千万的人口,会因粮食无收而饿肚子的百姓至少占百分之五十至七十。
从粮食绝收到下一季作物成熟,需要3-6个月时间 。
按照每人每天平均提供1.5升米算,700万人,6个月的时间,那就需要1890万石粮食。
灾荒年间,保险起见,粮食只能往多了去备。
凑个整,需要准备2000万石粮食。
按照如今的粮价,一石米需要200~300文钱。
取中间值250文,那就需要500万两银子。
心算出这个数字之后,温长宁眉间微拧。
距离蝗灾还有三个多月不到四个月的时间。
想要不引起注意购买那么多粮食,就必须在各地广撒网。
这就意味着时间战线会拉长。
所以这些银子必须在两个月之内筹齐。
可是,要怎么样才能在两个月的时间里赚够五百万两银子?
像她在现代看过的穿越小说里,女主凭借制糖,制盐的法子在古代赚得盆满钵满是基操。
她在现代能顺利拿到化学专业的学位证,提纯糖和粗盐以及做肥皂于她都不是难事。
可实际操作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
古代交通不便,商品流通效率低,想要盐和糖覆盖足够大的市场,需要长期铺展渠道。
而她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而且,古代生产力有限,要想快速规模化盈利,需要的人力和物力都是如今她仅凭一己之力难以投入的。
想到原主每年要花几万两银子在衣物首饰上,温长宁心中一动。
或许可以将消费目标人群定在那些贵族世家身上。
贵族掌握社会大部分财富,且生活奢靡,对稀罕物有着强烈需求。
可以在短期内卖出暴利商品,迅速回笼大量资金。
只是,士农工商,商贾地位过低。
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靠山庇佑,就如同小儿抱金砖过闹市,只会引来别人觊觎。
她虽然出身左相府,但这身份如今却成了她的桎梏。
若只是几万十几万两银子,温明谦可能不会放在眼里。
可一旦盈利达到百万两千万两甚至更多,他不可能不动心。
在“父为子纲”的伦理下,父亲对子女的财产有着天然的支配权,即使温明谦要求她上交方子也会被视为“天经地义”。
温明谦野心太大,一旦让他凭这些方子赚了钱,甚至通过垄断资源结交人脉,那时他是否还甘心只做一个权臣还未可知。
她必须寻找一个合作伙伴。
或许,顾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另一边,回皇宫的路上,裴君泽莫名觉得鼻子有点痒。
见安福一脸欲言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