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倏地收紧,艰难地吞咽着喉咙想试图稳定情绪,拿着报告单的左手却止不出地轻颤。
上到三楼,汤慈先在长椅上坐了一分钟,才起身去到肾内科。
敲响六号会诊室的门,听到里面传来回应,汤慈推门进到房间内,“张医生。”
两鬓斑白的张医生抬头看到她,温声道:“小慈来了,进来坐。”
汤慈把报告放到桌上才坐下,张医生已经在电脑上看过报告,便直接开门见山道:“最近小腿有没有水肿?”
她得的是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十一岁确诊,到现在已经过去五年,由于肾脏过滤蛋白质的功能受损,水肿是最常见的症状。
因此这几天脚踝处的肿胀,并未引起她的警惕。
“有一点。”汤慈张口,嗓音干哑。
张医生看着眼前面容仍未褪去稚嫩的少女,虽不忍心,但还是沉下声告诉她:“你的肌酐现在升到了两百多,已经属于四期的范畴,后续控制会有些困难,以后需要每周来医院打免疫球蛋白。”
“我知道了。”汤慈脸色发白,顿了顿,问:“一次大概需要多少钱?”
“报销完五百左右。”张医生沉吟,再张口时面露怜悯,“小慈,现在这个指标我们尽量降下来,但万一后续没控制住,你可能要和家人商量一下透析的事。”
汤慈表情空茫一瞬,突然轻声说:“我妈当时就没控制住。”
张医生愣住,想起曾经也是自己病人的汤慈妈妈,她在生完女儿没多久就确诊红斑狼疮肾炎,发展到尿毒症仅短短两年,全靠透析吊着一口气,最终没能等到肾源,离世时不知道未来女儿也要遭受同样的罪。
她轻轻拍了拍汤慈的肩膀,“你的病是遗传自你妈妈没错,但医疗在进步,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也不一样,你还是要保持积极的心态,这样也有利于后续的治疗。”
汤慈垂着眼睛,牵动唇角勾起一个笑,“我知道的,谢谢张医生。”
张医生视线落在她瘦削的肩头,挂着书包肩带,边缘都磨了毛。
想到这两年都是汤慈一个人来医院复查,她没忍住多嘴问了一句,“你爸最近忙吗?下次来医院可以叫他陪你来,我跟他说一下你的情况。”
“他……可能没时间。”汤慈哑声道。
张医生想到科室间流传的见闻,眉心深深凝起,没再多问。
直到汤慈出了房间,刚刚一直忙碌的实习医生才愤愤敲了一下桌子,“她那个爸忙着做试管生孩子呢,亲生女儿都病成这样了,他怎么忍心不管?!果然有了后妈就等于有了后爸!”
张医生不赞同他谈论病人家事的行为,朝他递过去一个警示眼神,自己却重重叹了口气。
/
临近下班的时刻,如血夕阳泼了漫天,最后一点金光被混沌霞光挤压至消失。
医院外的机动车道车辆川流不息,人行道上人头攒动。
汤慈抬头抹了一下额角的薄汗,没什么情绪地被人潮推挤着上了回家的公交车。
公交车行驶后,她从包里掏出手机,给席静发去了短信。
【汤慈:静姐,最近台球厅缺人手吗?】
席静是她家以前对门的邻居,后来全家搬到了新城区,但两个女孩自小的交情没断,前些年席静在北山商业街开了家台球厅,知道汤慈生病缺钱,按照日结的方式经常叫她过去看店。
几分钟后,手机震动了一下。
【席静:今天维修消防通道,你明天可以过来,不过你现在高三了吧,方便吗?】
【汤慈:方便。】
席静发来一个笑脸,【行,我忘了我们小慈是学霸来着,少上几节晚自习照样考年级第一。】
汤慈回了个表情,收起手机。
进小区时,四处都亮起了灯,潮热空气内充斥着各家各户的饭菜香。
汤慈上楼打开房门,客厅昏暗一片,汤建伟和秦玲还没回家。
她没急着做饭,先是回到卧室,泄气一般,放下书包躺在床上,怔怔看置放在墙角的妈妈的灵台。
早些年这个灵台是放在客厅的,后来秦玲嫁进来,不大的客厅多了一架陪嫁的钢琴,灵台就移到了汤慈的卧室。
如果这个家还有关心她病情的人,那一定是早已去世的妈妈。
或许是早有洞见,妈妈在去世之前将攒的最后一笔钱交给了她,这笔一直维持她生命的钱,已经日渐减少,如果未来真的要透析,这笔钱肯定是不够用的。
汤慈攥紧床单,隐秘又阴暗的种子在心里扎根,她在黑暗中祈祷着秦玲不要怀上孩子。
那样江建伟才会为了血脉亲情支付她的医药费。
咔哒。
卧室外传来大门打开的声音。
女人兴奋的嗓音和高跟鞋敲击地板的动静,齐声响起。
“老汤——你现在什么感觉?!”
汤慈呼吸开始急促,四肢灌了铅一样在床上越陷越深。
汤建伟爽朗地哈哈大笑,“高兴,我是真的高兴,努力两年没白费,你这肚子终于有动静了。”
汤慈额头沁出冷汗,浑身脱力蜷缩在黑暗的空间内。
由于汤慈没开灯,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