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萨姆邦(1 / 2)

卡车是旧卡车,看生产日期,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车了,里程表早就跑爆表重新计算了。

这车开起来到处都响,不过没关系,只要还能跑。

买的粮食都装车上,再盖上防水布,人就坐在粮食上,还剩下一部分人坐火车。

以印度火车的尿性,坐卡车和坐火车还真说不好哪个更折磨人,反正萨沙她自己是选择坐卡车,至少不会有那些乱七八糟的气味。

在卡马提普拉,萨沙每天能看到的是穿着各色纱丽,浓妆艳抹的女人,出卡马提普拉之后,她更多看到的是不修边幅,眼神诡异的男人。

距离市中心越远,越难在户外看到女性,只能从一些窗口看到她们忙碌的身影。

她们第一个停靠的地点是孟买边缘的一个小村子外围,村子人不少。

如果不是他们这群人装备精良,看起来就不好惹,可能车停下来的时间就是被抢的时间。

说是小村子,其实人并不少,以印度的人口和土地面积,注定了不会有地广人稀的地方。

有的话,那块地就得反思反思,到底是因为什么,让对恒河水都百毒不侵的印度人民不愿意住在那块地上。

停下车,用自带的水和自带的食物做饭,推荐大家都自带。

村子里平常很少有外人来,大城市交通发达,不代表他们这样的农村也交通发达。

萨沙他们的到来,让村子里很多小孩子都跑过来围观,有男孩有女孩,很多都瘦骨嶙峋的,这些孩子大多都是村子底层家庭的孩子。

他们没有土地,靠给村子里的婆罗门老爷种地过活,达利特是不被允许有土地的。

看到他们吃饭,这些孩子越靠越近,贾扬特他们只能分出人负责警戒,这群小孩靠的太近也要挨打。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些小孩很可怜,这就中了坏人的圈套。

当这群小孩蜂拥而上的时候,村子里的大人们就有借口也蜂拥而至。

车上可是真金白银买来的粮食,不能出差错。

正在吃饭的时候,萨沙看到不远处的村民在地里忙着,应该是在给农作物除草或者是上肥料。

很快就有人背来一袋子血呼啦的东西,倒进田里刚挖好的田沟里。

用动物血肉来当肥料,就属于天然有机肥,想当年,萨沙还没穿越的时候,她家里就会把坏了的肉什么的,当花肥。

萨沙眼睛好,这群人倒的时候,不小心看到了不该看的东西,那是一只人手。

在场的村民不少,大家都对这种情况视而不见,习以为常。

不知道这个充当肥料的人到底是犯了什么法。

已经吐的昏天黑地的萨沙觉得,自己应该是犯了天条,这才被打到印度来的。

在食品安全这方面,她专门兑换了炊事员,认真给大家做饭,保证干净新鲜。

谁能想到,食品安全从源头它就不安全,还得是老祖宗的智慧啊,种地,这是最基础的。

等到换地方安稳下来,第一件事,那就是自己种地,种粮食,种蔬菜,鸡啊,猪啊,牛啊也都自己养。

别的动物她不知道,反正卡马提普拉在外面游荡的牛……会吃屎。

所以她在这里是不吃牛肉的,这个无关信仰,毕竟,这种条件下养出来的肉,你说它身上没有寄生虫,别人信不信不知道,她萨沙是绝对不信。

萨沙准备去的地方是阿萨姆邦,去那里,是因为那里有恒河水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印度的第二大河,布拉马普特拉河。

说这个名字大多数人可能比较陌生,说它的另一个名字,大部分人就不陌生了,雅鲁藏布江。

阿萨姆邦是雅鲁藏布江出国之后流经的第一个地方,相比来说,不管是水量还是水质,都有保障。

而恒河主河段,上游水量相对较小,水量足够大的时候,已经污染严重。

所以,阿萨姆邦是个好选择,有水有平原,十分适合种田。

另外一个主要因素是,阿萨姆邦在印度的东北角,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中央邦的管控力度没有那么强。

越往北走,天气就越冷,好在他们出来之前就准备了厚衣服,不至于冷到受不了。

走的这一路也见识了不少在卡马提普拉看不到的东西。

卡马提普拉太小,太单一,远没有外面的世界宽阔。

车走在路上很颠簸,经常会有试图搭顺风车的,一伸手,就准备挂他们车上。

这样对挂车的人来说不安全,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的车不安全。

本来车就破旧,再强行拉一堆人,费油还危险,当然要让这些人下车。

补票也不行,她萨沙是缺钱的人吗?

其实真的缺,不要是因为他们补票给的太少,钱给到位,拉几个也没问题。

这一路上还遇到很多私立关卡,他们都是直接冲过去的,只有冲不过去的公立关卡才会老老实实给钱。

这种关卡,每个邦都有,邦和邦之间很多时候不仅语言不互通,各种规定也不互通。

南印度的关卡相对正规些,要的也多,北印度的关卡更不正规,不过要的少,这也跟南北经济状况有关。

最新小说: 大明第一书商 快穿:做任务前,抽个金手指先 村民饥荒我吃肉,我把儿媳养肥肥 盗墓:改写剧情的我,笑疯了 站台 妄为 开局锦衣卫:怒喷上司 非婚不可 送葬者:陆上最强雇佣军 吾妹难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