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对,之前我们南极考察使用的破冰船是国外造的,国内也就只有宁船一直在做相关的研发,只是以前进展比较慢。”
“这样啊。”
说话功夫,童弋祯已经在资料上圈了不少重点。
“好消息是下个月宁船自主研发的第一艘极地科考船就要交付了,这比预计交付时间早了两年。”吴彤继续说:
“而且这次交付提前,和一个新锐工程师团队的科研成果有关。我想那些交付科考船的综合报道肯定有大媒体去做了,这次我们新报不如从这个小切面做系列人物专访,要接地气,有温度,首期就从团队leader开始吧。”
童弋祯点头,掏出口袋里的便携小本将重要信息一一记下。
“先说这么多。等会你跑一趟,宁船那边今天要开一个内部记者招待会,我报了你名字,直接去就行。”
“吴老师,首期专访对象的名字是…您给我的资料里未提及任何有关内容。”
“正常,这位刚过保密期,今天会参加记者会,你应该很快就能见到了。”
自会议室出来,童弋祯在工位随手拿了把伞,匆匆在口袋里塞了个小面包就出发了。
作为全国的商业中心,宁市大到让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渺如浮游。
童弋祯挤在九号线早高峰狭窄的空隙里无法动弹,连抬手收伞的动作也做不到。她能清晰地感知雨水顺着伞柄滑落在她小腿上,晕湿了一大片。车厢里没有人说话,也鲜少有人外放声音,大都戴着蓝牙耳机低头看手机,身体保持集体的律动,顺着车厢的摆动而晃动。
她这几天都没有怎么好好吃饭,这会站得有些脑袋发晕。童弋祯想从口袋里掐点面包碎吃,却碍于地铁内不能饮食的规则只好忍住。她不想给任何人带去麻烦。
透过地铁车门的反射,她看到自己那种充斥着疲惫的脸,好像从前那个青春洋溢的少女已经彻底死透了。
车厢行使的噪音让童弋祯太阳穴突突地跳,疼痛潮涌般一阵阵袭来,她没忍住打了个喷嚏,立刻就感到周围人投来的嫌恶目光,她将头垂得更低些,今天跑的急没来得及拿口罩。
实在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等童弋祯终于赶到位于远郊的宁船科工,整个人步子都有些虚浮。
宁城远郊靠海,附近有好几个港口,海风吹得霸道。
她又太瘦,每次风一吹,童弋祯都感觉自己像要被风卷到海里去,好在离记者会开始还有差不多一个小时。
这到是能让她稍微松口气。
“你好,我是宁城新报的记者童弋祯,来参会的。”
“稍等我登记一下。”
执勤的工作人员接过证件登记,只略略打量了一下。
心里便惊讶这样漂亮的一个女孩,居然不是什么演员网红,而是记者,还是宁城新报的。谁不知道在宁城,新报的含金量,多少年来那些重头的社情新闻都是从这里跑出来的,据说里面的记者是个顶个的难缠呢。
可是面前这女人实在看不出什么攻击性,虽然高挑却身量瘦削,浅绿色的衬衣被洗得泛白,灰色长裤被雨水打湿大半,看起来实在狼狈,不过一双杏眼却很有神,虽然有掩不住的倦意,但整个人就是透着一种很倔强、干净的气息。
“已经录入了您的证件信息,可以直接去十二层学术报告厅等待会议开始。”
“谢谢。”
童弋祯忽略对方打量的眼神径直上了电梯。
报告厅布置齐整,是扑面而来的理工气息。
她找到新报的位置,将随身杂物放下,等了几分钟,见没什么人来才起身往洗手间走。
今早宁城这阵妖风快将她吹废了,脑袋越来越沉不说,身体一动就觉得浑身的肌肉跟着打起架来。
……
电梯里,佝着身体的张教授顾自絮叨,旁边还有位高个儿男人,戴着无框眼镜偶尔点头回应,看上去谦逊儒雅。
“我和《新报》的朋友说好,这次你配合她们做个人物专访,宣传宣传,免得同行老吹我们宁船要完蛋。说得好像我们不搞那些商业的项目就要被市场淘汰一样……”
张教授顾自说着什么,他身侧的男人看似在听,却不知什么时候掏出手机捣鼓了半天:
“我没时间,您找别人吧。”
“哎……人家遇到这种事都是往前凑你怎么老是躲?生活除了研究还得有别的调剂嘛,趁这个机会去认识些新朋友也不是坏事。再说了是《新报》,又不是什么杂七杂八的三流小报…”
“老师,抱歉。我下周要测试组件,真的很忙。”
男人将刚排满的日程表在教授面前晃了一下。
张教授还没反应过来,电梯到达十二层。门一打开,男人先迈着步子出去,他个儿高、腿长,走一步够教授两步去追。
“报告厅在这边,你去哪儿?”
“厕所。”
男人应声,还冲李教授点头示意。他一动,衬衣下的肌肉线条就被衣袖的裁剪线箍住,显出整个肩胛的轮廓。
……
宁船卫生间的设计不合理。
许是男员工太多,女厕小得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