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池小说 > 历史军事 > 玄德 > 七百一十九 回归文景之治

七百一十九 回归文景之治(2 / 2)

呢。”

“我也是为其所震惊,才把这份信件带来给您看的。”

阮瑀笑道“和这篇文章比起来,其他的都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都是在打打闹闹,说些无聊的东西,只有这一份,是真的在说事情。

虽然显得有些狂妄了,但是也能代表相当一部分人对当下朝廷所奉行的政策的不满,以及对朝廷官吏胡作非为的不满。”

“是啊,确实是很不满,当初我自己何尝不是对贪官污吏恨得要死呢?”

刘备放下了这份信件,笑道“不过这所言所语过于暴烈了,开口就是一万名官吏,他能有这种想法,说明他对道家典籍的了解不深。

他应该只是对现实不满,然后稍稍看过一些道家典籍,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了解过,就把儒家法家和道家之术糅合在一起,搞出一个三不像。”

阮瑀对道家典籍了解不多,好奇道“您不是专精《左氏春秋》和《古文尚书》吗?您也对道家典籍有所涉猎?”

“来雒阳以后抽出不少时间,看了不少书,其中就有道家典籍,甚至还有当年文景时代的一些文书记录,我也都看了。”

刘备缓缓道“道家之术,说是清静无为,但实际上,真正的精髓在于因循。”

“因循?”

刘备点了点头。

“嗯,道家之术,太史公的父亲司马谈了解的比较多,他曾说过,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清静无为是道家之术的追求和理想,而想要达到这个理想,因循之用才是最重要的。

司马谈公认为,道家之术没有一定之规,最重自然之理,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看似无为,实则大有为,而这种有为,却能做到如春夜细雨一般,润物细无声这是道家所追求的最高理想,我不及之。”

“如此说来,这陈慕所言,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阮瑀问道“要不要把他找来和他深入谈一谈?此人在太学内稍微有些名声,成绩相当不错,也经常在太学内发表一些公开的演说,受他影响的太学生数量不在少数。”

“不必了,他还是过于稚嫩了,而且他所说的,咱们就正在做,还做得更好。”

???

阮瑀一脑袋的问号看着刘备。

“您的意思是?”

“我说的不够明确吗?”

刘备笑着看着阮瑀“元瑜,道家之术在虚无,更在因循,他看到了虚无,却没有看到因循,当然这也不怪他,没有足够的阅历,是看不到因循的精髓的。”

“因循的精髓?”

阮瑀疑惑道“属下才疏学浅,还请君侯指点。”

刘备点了点头,缓缓道“不懂因循,就办不到清静无为,在不懂因循的前提下,盲目的清静无为,还不如我这样,用军力强制改革,至少我是真的能做到,而他呢,根本做不到。

去除一级建制,裁减五万名官吏,这当然是好事,能给朝廷省下很多钱,也能让其中的贪官污吏无法继续肆意妄为,对老百姓也有好处,但是他难道认为被裁减的这五万名官吏会束手就擒吗?

我是怎么对付他们的?用兵啊,直接让他们无法对抗我,这样,才能成功而他呢?空口白牙一句话,全国十六万多的官吏,裁减五万,怎么裁?裁谁不裁谁?

而且这五万个裁减的名额,在真正落实之前,会引起十多万人的担忧,他们都会担心自己被裁减,失去权力,失去地位和利益,不仅做不到清静无为,还会闹出大乱子。

这些官员吏员为了自己不被裁减,就算恐惧,也会坚决站在咱们的对手的对立面上,你信不信,我这样一搞,郑泰和贾喜那帮人的势力会瞬间膨胀一万倍,直接变成我的生死大敌。”

(本章完)

最新小说: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业革命? 玄德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马皇后:重八,我后宫真没藏男人 政哥:我家老六,咋成千古一帝了 我的道观通历史,开局老朱来上香 乱世:我无限白粥,号大贤良师! 大明:一句重八,朱元璋当庭失态 状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