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池小说 > 其他类型 > 华娱:屁股坐正了吗?你就当导演 > 第20章 宁浩:这个师弟可长可短

第20章 宁浩:这个师弟可长可短(1 / 2)

“浩哥,我受惊了。”

邢娜那也为这剧本感到震撼,颤抖道,“我看这个剧本的时候,想到了张纯如的故事。”

宁浩闻言,默然不语。

他知道张纯如,但是了解的不如邢娜那深刻,只是知道在北电学习期间,邢娜那是专门读过她的英文历史著作的,也知道她是一个伟大的真相斗士。

只是最后却饮弹自尽了。

当时两个人还有过交流,邢娜那问过一句话:

“她都有勇气把真相挖掘给全世界看,怎么可能会选择自杀?”

当时宁浩,没法回答。

现在提起来,倒是有些唏嘘。

文化工作者,要有文化。

邢娜那确实有些文化。

看剧本的时候,她是真的震惊了。

唯一感受,就是这个师弟,胆子真大,真的敢写!

商业化倒是商业化了,但是里面的一些传递,非常直白。

简单来说,最开始,邢娜那认为里面的摄影师伊藤是个好人,但是越往后看,越不对劲。

在尸体上喂狗,表达自己的爱心。

给了苏柳昌等人通行证,却故意留下记号,在出口处留下二人,导致老金妻女被j。

和苏柳昌的数次朋友之间的对话,在最后却被“显影液”显示出了真实的面目。

礼义仁智信。

伪善程度,让人恶心!

邢娜那多年来一直浸润文字,但是在看到剧本上那些描述的时候,整个人都几乎头皮发麻。

甚至倒吸凉气。

在写《疯狂的石头》的时候,邢娜那为了写好剧本,头发都挠秃了,就是为了把一个简单的故事,用非线性叙事的结构展现的复杂而巧妙。

但今天,在《南京照相馆》剧本上,邢娜那看到了另外一种高级技法。

不是非线性叙事,但是其中人性的复杂,却也将一个简单的故事,构建的极为巧妙。

这个剧本,没有用愤怒的情绪,构建怒火的卖点,猎奇的画面,性暴力的镜头来展示本子的暴虐,

而是在用照相馆带来的“百姓视角”,来展示本子的“文明”。

中日和善。

像是剥洋葱。

一层一层,剥掉了文明的外衣,

让鬼子现形!

从残酷,到更残酷。

照相机,

显影液,

都是证据。

什么文质彬彬,什么儒雅君子,什么东亚共荣,在他们踏上这片土地之后,全是毫无人性的c。

如果说《疯狂的石头》当中的多线叙事是技巧,是剪辑,是蒙太奇手法,是围绕翡翠展开的冲突。

《南京照相馆》的多线叙事则是汇聚不同人潮,以照相馆为枢纽,形成命运共同体。

《石头》的线索并行,互相干扰,因为信息差和巧合导致荒诞冲突,包含着精密的因果链。

《照相馆》则是高度集中,照相馆是物理上的避难所,也是各色人流汇聚出的文化抵抗空间,多条人物线交汇之后,潜移默化之间达成保护相片的核心目标。

而且相对《石头》来说,《照相馆》还有更多的情感爆发点。

历史的沉重感推动着邢娜那,一口气看完。

“这个剧本,我羞于评价。”

邢娜那最后给出观点,商业化程度,她是懂得,她认为这部电影和《石头》一样,都很强。

但是论情感爆发,核心意象,文化象征,小人物的抗争目的等多个方面。

差得太多了!

虽然这两个剧本不该被如此放在一起评价。

但是邢娜那此刻就是这么想的。

作为编剧,她只聊文字带来价值。

这个师弟的这个剧本的价值……

邢娜那着实无法评价。

宁浩也点了点头:

“能让娜娜这么评价的剧本,我从未听过。这个师弟,真的很强。我想见见他,我觉得我们之间的交流,应该对我有很大启发。”

“这个好说,待会儿我就给他打电话,其实我给你们看剧本的原因,也是有意让你们互相扶持。

我王红卫的学生不多,你俩都能在我这发展起来,是我的幸运。”

王红卫道:“宁浩,我还有点私心,你现在属于已经功成名就了,但是曹忠还不行,他这部电影,乃至当初和我一起见韩三品说的那些话,我想想都后怕。以后你得带带他,让他少说话,多做事。”

宁浩和邢娜那纳闷:“他和韩总说啥了?”

“他没骂脏话,但是几乎是指着韩总的鼻子骂,骂了很多导演,很大的那种。”

宁浩有些紧张了,“陈导?”

“不止。”

“冯导?”

“也不止。”

“……”宁浩这下子不问了,想跑,“老师,我还有点事儿,有什么话,要不我们回头再说吧。”

王红卫道:“算为师求你。”

宁浩急了:“老师,我承认,我私下里跟老师说话的时候,说过这几位导演的商业片不够商业,但是那都是咱们之间茶余饭后的闲谈,做不得数。这个师弟当着韩总骂,你让我带着

最新小说: 搬祖产随军海岛,白眼狼们悔哭了 人在箱庭,是纯血龙种 穿成乱世寡嫂,靠空间南迁搞基建 八零:换嫁小渔村,我成全家团宠 重回末世,从抛弃白眼狼全家开始 逼我断亲,住牛棚我暴富你们哭啥 侯门庶子 二嫁许深宫,清冷陛下陷细腰 小撩精太黏人,被偏执校草亲哭 霍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