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方案如果成功,将彻底重塑社会结构,引领炎黄国乃至全人类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文明形态。但如果失败,其后果同样严重。“这个模式,可行性很高,但风险同样巨大。”罗瑞祥终于开口,打破了沉默。张云峰接过话头,“关键在于过渡期,如何确保机器人产生的价值,能够平稳地转移到普通民众手中,而不是被资本截胡。”“所以,国家必须强势主导。”秦浩抢过话头。“从生产、定价、发放到后期监管,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差错。初期的机器人,必须由国家和被授权的国企、民企统一制造,统一管理。”罗瑞祥缓缓站起身,在客厅里踱步。“不仅如此,每个细节都需要一个庞大的专家团队进行反复论证。经济、社会、法律……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我们可以一边试运行,一边完善。技术发展不能停,生产线也不能停,机器人的量产必须提上日程。”张云峰补充道。罗瑞祥用力点头,脸上浮现出一抹决断。“好!那就这么办!我会让人协调全国资源,以最快速度建造机器人生产线。夏腾重工、星辰智能这些拿到技术的企业,也要全部动员起来!”随着一道指令下去,整个炎黄国的工业机器,瞬间被激活。得到授权的那些企业,更是开足了马力。他们调集了最顶尖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配合国家派来的专家,夜以继日地搭建着一条条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那闪烁着金属光泽的机械臂,那精密复杂的传送带,都在预示着一支支庞大的“钢铁军团”即将诞生。与此同时,一场决定着十几亿人未来的闭门会议,正在国都召开。会议室内气氛严肃,除了罗瑞祥和张云峰,还有来自发改委、财政部、社会保障部等十几个关键部门的负责人。“一人一机模式的草案,大家都看过了。”罗瑞祥环视众人,“今天的目的,就是敲定所有细节,这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财政部的负责人第一个发言:“领袖,这个补贴额度有点高。如果覆盖全国所有成年公民,对财政的压力是非常大的。”这时,一名经济学专家举手发言:“所以我们要先分阶段,有侧重地进行。我建议第一阶段的覆盖人群,应该精准定位在受冲击最大的体力劳动者群体。比如流水线工人、建筑工人、货车司机、外卖员等等。”“我同意。”张云峰点头。“我们的目标是解决科技进步可能带来的失业问题,而不是全民发福利。高收入、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群体,比如医生、律师、金融从业者,他们暂时不在这个政策的覆盖范围内。”“那么,机器人的定价怎么定?完全免费发放不现实,但价格太高,目标人群又买不起。”“我觉得应该只高出成本价三成出售,国家提供长期无息贷款。公民只需要支付一笔很小的首付,就能拥有一台机器人。后续的贷款,可以用机器人工作的薪水来偿还。”有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那如何防止有人钻空子,囤积机器人?”“这还不好解决吗?肯定是实名制购买,一人一机,与身份证终身绑定。机器人产生的收入,直接打入个人绑定的银行账户,由国家银行系统进行监管。”“企业的用工成本会大大降低,他们支付的薪水标准该如何制定?总不能让企业无限压榨吧。”“我认为还是按照目前的工资发放,后续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随着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抛出,然后又被一一解答。于是整场会议持续了三天。最终,一份厚达数百页,名为《关于推进智能化劳动力转型计划》的红头文件,正式出炉。消息发布的当天,整个炎黄国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随后又瞬间沸腾。新闻联播的主持人用前所未有的郑重语气,播报了这项政策的核心内容。“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社会结构变化,保障全体国民共享发展成果,经国家最高领导群体研究决定,将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行《一人一机》劳动替代计划。”“首批试点将面向制造业、建筑业、物流业等体力劳动从业者。符合条件的公民,可申请以补贴价格购买一台智能工作机器人,并享有国家提供的长期无息贷款支持。”“公民将作为机器人所有者,与用工企业签订劳务合同,所获薪酬将直接发放至公民个人账户上。”这消息一出,网络瞬间爆炸。“我没看错吧?国家和企业发机器代替我打工?我躺着收钱?”“楼上的别做梦了,要买的!不过价格还算合理,而且还有无息贷款,这跟白送也差不多了!”“卧槽!我爸是干了三十年的老钳工,上个月还在愁工厂要上自动化,他要失业了。这下好了,直接让机器人去上班,我爸在家收钱!”“各位,你们看到了吗?明天上午九点,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