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绵竹城头的蜀军哨兵突然发现魏军大营异动。
"卫将军!魏军正在撤营!"哨兵飞奔报告。
诸葛瞻闻讯,立即率众将登城观望。只见远处魏军营寨尘土飞扬,确实有撤退迹象。
”父亲,魏军突然退兵,肯定是王上已经夺取涪城,断了邓艾的粮道。“诸葛尚大喜。
张遵连忙说道:”既然王上已断其粮道,邓艾就不得不退。卫将军此时若不追击,岂不错失良机?"
诸葛瞻沉思片刻,看向儿子:“尚儿,你与王上相处多日,以你之见..."
诸葛尚坚定地摇头:”父亲,王上临行前再三强调,邓艾狡诈多谋,我军只需固守绵竹,待他粮尽自乱。若贸然出击,正中其计。"
黄崇也点点头,应道:“王上所言甚是,邓艾此贼奸诈,不可不防。”
就在众将争论之际,一名士兵飞奔上城,大声禀报道:"小人奉王上之命前来拜见卫将军,王上已经占领涪城,让小人转告卫将军,非王命,不得追击邓艾。"
诸葛瞻闻言,顿时应道:"想来王上已经预料到一切了,传令各门,严守城池,不得出击!"
张遵不甘道:"卫将军,若错失良机..."
"张大人!"诸葛尚突然提高声音,冷哼道:"此战关系大汉存亡,一旦中计,绵竹失守,成都危矣!故而我等必须严格执行王上的命令。"
诸葛瞻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终于下定决心:"传令全军,严守城池,违令出战者,斩!"
日落时分,邓艾在山坡上远眺绵竹城,脸色阴沉如水。
“大将军,蜀军不肯出战..."田续低声道。
邓艾长叹一声道:"诸葛瞻素来谨慎,不足为奇。但那年轻的诸葛尚等人竟也能沉得住气,实在出人意料。"
"现在怎么办?军中存粮只够明日之用了..."田续有些担心的说道。
邓艾沉默良久,终于咬牙道:"传令全军,转向涪城!既然诱敌不成,我们只能强攻涪城,夺回粮道!"
若是有足够的粮草,他肯定会留在这里,进攻绵竹。
他现在只希望自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攻下涪城,希望在自己进攻的时候,诸葛瞻仍然留在绵竹。
夜幕降临,魏军大营再次骚动起来。三万大军转向东北,朝涪城方向疾行而去。黑暗中,几匹快马悄然离开大队,向涪城飞驰——那是刘谌派出的斥候,将邓艾动向第一时间传回。
涪城城楼上,刘谌接到报告,嘴角露出胜券在握的微笑。
"邓艾终于按捺不住了。传令全军备战,真正的决战,就要开始了!"
他转身望向西南方向,那是绵竹所在。按照计划,诸葛瞻一旦确认邓艾真的撤军攻涪,就将率军尾随,形成夹击之势。
"王上,一切准备就绪。"燕明和孟奇并肩走来,甲胄在火把下闪着寒光。
刘谌点点头:"此战若胜,蜀汉便有转机。若败..."他没有说下去,但众将都明白此战的分量。
"报——"一名哨兵飞奔而来,"邓艾前锋距城已不足三十里!"
刘谌深吸一口气,拔出佩剑,大声高呼道:"大汉存亡,在此一战!诸君随我死守涪城,誓不让邓艾一兵一卒生还!"
城头蜀军齐声呐喊,声震夜空。远处,魏军的火把如长龙般蜿蜒而来,一场决定蜀汉命运的大战,即将在这座小小的涪城下展开。
涪城。
寒风呼啸,涪城城墙在晨曦中泛着冷冽的蓝光。刘谌站在城楼上,呼出的白气在胡须上结了一层薄霜。他伸手抚过城墙,触手冰凉坚硬。经过蜀军彻夜不停地浇水,整座城墙已经覆盖了一层厚达三寸的坚冰。
"王上,这招真是妙极!“燕明兴奋地拍打着冰墙,哈哈大笑道:”魏军的云梯根本挂不住,冲车也撞不破这冰层!"
刘谌微微一笑,略显得意的说道:“天助我也。这几日北风凛冽,滴水成冰,正好为我所用。邓艾此刻应该已经发现,他面对的是一座冰城。”他转身望向城外逐渐清晰的地平线,似乎看到邓艾那绝望的眼神。
孟奇匆匆登上城楼,抱拳道:"王上,斥候来报,魏军前锋距城已不足五里!"
"好。"刘谌眼中精光一闪,"传令全军戒备,弓弩手上墙,滚木礌石准备。另外——"他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递给身边的亲卫,说道:"让周封准备一番,待魏军第一波攻势被击退后,立即出城去见邓艾。"
"诺!"
远处的地平线上,黑压压的魏军如潮水般涌来。邓艾骑在马上,眯眼望向涪城,面色阴晴不定。
"真的是一座冰城,真是天亡我也!"他难以置信地喃喃道。
他若是面对的只是一座涪城,或许还能凭借三万大军,强攻而下,但现在面对的是一座冰城,哪怕是强攻,也未必能拿下涪城。
身旁的田续倒吸一口冷气道:“大将军,整座城墙都结冰了!我们的云梯恐怕难以奏效啊!"
邓艾猛地一挥手,止住田续的话。他强压下心中的震惊,沉声道:”传令下去,准备攻城!区区冰墙,岂能阻挡我三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