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罗卓英心中将李幼盛骂了千万遍,毙了千百次的时候。
一名参谋冲入了指挥部之中:“司令,司令,好消息,好消息!”
“什么事情这么激动?”罗卓英有些没好气地说道。
“李幼盛,李幼盛的部队正在向仁安羌的外围阵地发动进攻!”
“什么?”
罗卓英听见之后,先是一愣,一把夺过了电报,当看见电报内容时,脸上的愁容终于消失不见。
“这个李幼盛,老子差点要毙了他!”
接着罗卓英又看了一次电报。
确认李幼盛的部队已经向着仁安羌外围阵地发动进攻之后,这才下令道:“立刻给新编三十三师发电,让他们加速前往仁安羌,并且在沿途做好保障工作,准备接应李幼盛和英军部队!”
“是!”
“给山城发电,我远征军已向围困仁安羌之敌发起进攻,成功拿下外围阵地,正在解救被困之友军!”
说完之后,罗卓英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他这个远征军总司令的位置,可是花了大力气才拿下来的。
远征军现在这个配置,基本上都是多方博弈的后果,比如远征军司令的位置,一开始山城想要安插自己的人,但是多方面都不同意。
最后将卫某人给拿过来顶个雷,这样各方才同意。
然后组建远征军的时候,多方势力也进行了各种拉扯,比如山城将自己的精锐放进去,但是各方势力都想要掺沙子,毕竟这件事关系到军援等等。
就连李宗人都过来插了一手,将李幼盛放了进去。
山城那边能同意李宗人在精锐二百师之中掺沙子,实际上也是博弈的后果。
罗卓英这个司令,还是陈诚游说了半天最后得到的结果,如果仁安羌这件事处理不好的话,倒霉的可就不是他罗卓英,很有可能顺带整个土木系都要受到牵连。
所以这段时间罗卓英才会如此焦急。
这也是为什么,罗卓英在知道李幼盛部队距离仁安羌更近之后,没有让新编三十三师出动的原因,虽然大家内部都有矛盾,但是还是能够在一个观点上保持一致,那就是要遏制山城那边的动作。
尽可能地不让山城的部队在这一次远征军之中有过于亮眼的表现。
而李幼盛这一次抓了鬼子的师团长竹内宽,之所以没有将李幼盛拉过去授勋、表彰,是因为山城那边这一次准备宣传的是整个二百师而不是李幼盛。
一旦李幼盛接受采访,到时候怎么说?自己一个人带着一个连,深入敌人腹地,抓了竹内宽。
二百师在干嘛?嫡系在干嘛?
李幼盛晋升了少将师长,但是戴安澜还有其他的一些人也得到了提拔,这也是为什么李宗人会生气的原因。
“给英军司令部发电,我远征军已经抵达仁安羌外围,正在向仁安羌之敌发动进攻,让英军里应外合,冲出包围圈!”
“是!”
一连发了三份电报之后,罗卓英看着地图开始思考接下来的事情。
而此时仁安羌外围。
蒋雄的部队,正在向着平墙河北岸的鬼子阵地发起波浪式进攻。
“这支小鬼子火力有些弱啊,怎么和我们平日里遇到的不一样?”
只是打了大约十分钟,蒋雄就发现了这支鬼子部队有些不对劲。
鬼子在国内能够横行霸道,主要是仗着装备比较好,轻重武器比较多,特别是火炮的优势。
鬼子一个大队都会配备不少掷弹筒、迫击炮,国内部队大部分一个团都没有几门炮。
所以在和鬼子交战的时候经常会因为没有炮而吃大亏。
但是蒋雄打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这支守平墙河北岸的鬼子居然没有炮,只是依靠着步枪和轻机枪,甚至连重机枪都很少。
“师长说鬼子为了包围这一支英军,采用的是急行军,没有配备太多的重武器!”
“而且鬼子阵地都是面朝平墙河南岸,我们这一侧没有修建什么防御工事!”
身旁的参谋也发现了这支鬼子比以前的鬼子要好打很多。
蒋雄听见之后,观察了一下战场情况:“那就趁他病,要他命,直接一鼓作气拿下,给一营下令,发起总攻,半个小时之内,我要平墙河北岸阵地!”
“是!”
“突击队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
“已经渡过河了,在等我们这边的信号!”
蒋雄口中的突击队,是一支敢死队,这支队伍是在昨天晚上偷偷地从下游的一个位置,武装泅渡过了平墙河。
他们的目标就是平墙河南岸的守军。
毕竟平墙河上只有一座大桥,哪怕拿下了北岸,如果鬼子死守南岸,想要过河也要付出巨大的伤亡。
所以从军中抽出了一些精锐,准备趁着北岸混乱的时候,直接将桥对岸的鬼子阵地拿下。
这样既可以切断鬼子援军,也能减少部队损失。
“时间差不多了,现在小鬼子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北岸,通知突击队行动吧!”
“是!”
参谋说完话之后,迅速地给突击队发去电报。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