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两层竹屋要动工了(1 / 2)

还没等谢广福回答,正在旁边伸懒腰的谢文立刻举起手,抢着说道

“娘!是我爹说,咱们年前肯定是没法子起青砖大瓦房了,就算起那种夹墙暖房,也太小了,咱们男男女女挤在一起也不方便。他说,不如先把咱们早就规划好的那两层竹木屋建起来!反正以后也是要建的,不如现在就先盖起来住着!比窝棚强多了!昨晚我们就在设计竹屋的样式呀!”

李月兰一听,顿时惊喜万分“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咱们可以先住竹木屋啊!这窝棚夏天闷热冬天漏风的,我早就住够了!咱们把竹木屋弄结实点、舒服点,以后就算起了砖房,这竹楼也不用拆,留着当个书房、茶室或者纳凉的地方,多好!”

谢锋也收起匕首,点头表示赞同“确实。做个两层的,娘和秋芝住上层,清净。爹、我还有小文住下层,也方便。各自都有空间。”

谢广福乐呵呵地笑,脸上洋溢着一种即将回归老本行的兴奋

“前段时间太忙了,修路、挖渠、烧木炭、烧青砖……忙得我是晕头转向,脚不沾地。现在好了,第一窑青砖成功烧出来了,后续怎么扩大生产、怎么分配一时也急不来,我总算能松快一点,也该考虑考虑咱们自家的住房问题了!”

他搓着手,眼神发亮“说到底,搞建筑设计,才是我最爱的老本行嘛!我也该回归正业了!今天我就去把竹屋的地块精确量出来,然后就去找人,赶紧把咱们分到的那片竹林都砍了!好材料可不能浪费!”

谢秋芝听到这里,也彻底清醒了,兴奋地凑过来“爹!你说真的?咱们的二层小竹楼终于要动工啦?”

她脑海里已经开始勾勒理想中竹楼的样子了,雅致,清凉,充满野趣。

但随即她又想到一个问题,蹙眉问道“可是爹,你要找谁帮忙砍竹子啊?村里能干的汉子,现在不是去修路挖渠,就是去窑区忙活了,好像没几个闲人了吧?”

谢广福笑着摇摇头“怎么没有?张秋笙一家啊!他们家可就没人去上工。”

“张秋笙?”李月兰也纳闷了,“他们家为啥不去?一天好歹也能挣不少工钱和积分呢。”

谢广福这才解释道“秋笙他爹,**木,是个手艺极好的老木匠!最近不是一直忙着给谢彪他们那几家起土坯房的人家做门板窗户嘛,活儿排得满满的,根本抽不开身去村里上工。张秋笙他自己也有活计,他是个篾匠,手艺得了她爹的真传,甚至青出于蓝!自从村里把后面那片竹林分到各户后,他就没停下来过,天天有人找上门,要他编箩筐、簸箕、扁担、篓子……生意好得不得了!所以他们家就一直没去外面做事,自家活都干不完呢。”

这时,李月兰似乎被“张秋笙”这个名字触动了,那属于原主的、尘封已久的记忆再次涌现出来,她“哎”了一声,问道

“哎,我想起来了,他们家是不是还有个闺女?就比咱们芝芝大一岁,今年该有十五了吧?好像叫……图图是吧?小时候还偶尔带着咱们芝芝出去捡柴火呢。”

谢秋芝闻言,努力地摇晃了一下脑袋,试图从模糊的记忆深处打捞关于这个“图图姐”的片段。

死去的记忆很模糊,真的很模糊。好像是有这么个人……小时候自己似乎总是像个跟屁虫一样,跟在一个稍微高一点、瘦瘦的女孩身后,去村边的山坡上捡柴火。她记得那个姐姐长得挺清秀的,话不多,但很照顾她。后来……后来自己再大一点,就被大房二房指使着干各种活计,而图图姐好像长大以后也不怎么出来玩了,她也就没了机会再去找图图姐一起捡柴了。

谢秋芝不能理解地问“她为啥叫图图啊?这名字……听着不像是村里人惯常会起的名字。”

听起来有点可爱,甚至有点现代感。

李月兰失笑,解释道“本来只是个小名儿,真正上户那天,村里的老先生捏着毛笔,一本正经地问‘闺女大名唤作什么?’”

她模仿着当时的情景“她爹**木当时没听全,只听到‘名’字,以为是问小名,就直接回答‘小名图图。’”

“那老先生耳朵有点背,笔下却快,‘唰唰’两下,还以为‘图图’就是官名,索性两个字都写了‘图’,就这么一锤定音了。”

“等**木凑过去一看,黄册上已经端端正正写上了‘张图图’三个大字,他挠了挠头,倒也豁达‘也罢,图图就图图吧,听着喜庆,像竹节爆响的声儿!’所以啊,就这么叫开了,大名小名都是它了。”

说笑间,谢广福已经没心思听闲聊了,他兴冲冲地进屋翻找出他那宝贝的现代卷尺,对着靠近自家那片竹林的一块空地比划起来,开始规划地基和丈量尺寸。

李月兰也哎哟哟地叫起来“不说了不说了,光顾着说话,我得赶紧去做窝窝头熬粥了!芝芝,你快去‘家里’帮我拿点酵母出来,要那种高效的那种!小文,别愣着了,快去生火!锋哥儿,你去帮你爹量地,他一个人忙不过来!”

窝棚区炊烟袅袅,食物的香气渐渐弥漫开来。

李月兰手脚麻利地将和好的粗粮面与白面的混合面团放在温暖处发酵,另一边大铁锅里的米粥已经咕嘟咕嘟冒泡,她正将泡发好的干菌菇撕成小条,

最新小说: 哈哈哈,大周 60替嫁:娇妻莫慌,我有空间吃穿不愁 一人:你跟我的响雷果实说去吧! 长生修仙:从薅妖兽天赋开始 破劫需仙音:此笛能定九霄 带崽穿越 出道吧,仙子 末世:奖励翻倍,开局拿下冰山女神 工业大摸底,我的废品站值千亿! 民国恶女求生游戏苟分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