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烽烟之下无人退缩(1 / 2)

燃烧的圣旨最终化为灰烬,随风飘散。

谢云景持剑而立,如同永不倒塌的丰碑。

无需动员,无需命令。

他们深知,此刻再无退路,唯有同心戮力,方能于死境中搏出一线生机。

狄戎大军已经冲杀过来,黑压压的人头密密麻麻,带着嗜血的杀气。

宋清远马上制定了一套简单有效的战时体制,没有繁文缛节,只有最直接的行动准则:“工匠昼夜轮班,械不成不休,妇人筹粮送饭,粮不断炊,孩童拾柴运煤,火不熄炉!”

军工厂的火光彻夜不息,映红了半边天。

周莹嘶哑着嗓子指挥若定,工匠们分成数班,人歇炉不歇。

沉重的锤击声和淬火的嘶嘶声交织成一片永不停歇的轰鸣。

有人累极了,就靠着滚烫的墙根眯一炷香,被同伴推醒后灌下一碗浓茶,又扑向锻炉。

地上散落着啃了一半的干粮,无人计较吃喝,眼中只有即将成型的刀枪,亟待打磨的铳管,和一筐筐浇铸好的箭头。

另一边通往城外防线的土路上,一支奇特的运输队络绎不绝。

以何氏、王玉兰为首的健壮的妇人们,推着独轮车,挑着担子,甚至直接用背篓,将热气腾腾的饼子,熬的浓稠的肉粥,成筐的腌菜和装满清水的皮囊,源源不断地送往前方阵地。

她们不顾流矢危险,穿梭在硝烟初散的战场上,只为让厮杀的将士能吃上一口热食。

“兄弟们!吃饱了才有力气杀狄戎狗!”何氏的大嗓门甚至压过了远处的号角声。

她们的脸上沾着烟灰,汗水浸湿了鬓角,脚步却异常坚定。

城外的山林边,一群半大的孩子,在几个老人的带领下,如同忙碌的蚁群,疯狂地捡拾着一切可以燃烧的枯枝,柴草。

他们的小脸被树枝划出道道血痕,手掌磨出了水泡,却无人喊疼叫累。

捡到的柴草迅速捆扎好,由稍大些的孩子用简陋的小车飞快地运往铁匠铺和食堂。

“快!再快些!军工厂那儿等着黑煤升温呢!”

“食堂的灶火不能断!”

孩子们的眼中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严肃和责任感,他们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了维系军城命脉的一部分燃料。

城内相对安全的角落,那些无法从事重体力活的老人和体弱者,也无人闲坐。

他们聚在一起,双手飞快地动作着。老妪们将结实的草茎,破布条搓成一股股粗绳,这些绳索将被用于加固城防,制作绊马索,甚至紧急时用于攀爬或救援。

另一些人则仔细地削尖一根根长长的木杆,将其一端在火上烤硬,制成简易却致命的拒马枪和长矛,分发到民兵和甚至妇孺手中,以备巷战之需。

他们沉默着,每搓好一根绳,每削尖一根木杆,仿佛都在为这座城的生存,增添一丝微薄的希望。

烽烟之下,无人旁观,无人退缩。

工匠、农妇、孩童、老弱……每一个微小的个体,都如同这部巨大机器上不可或缺的齿轮,紧紧咬合,疯狂运转。

沈桃桃站在城头,望着城内城外这万众一心的景象,眼眶发热,胸中激荡着豪情与酸楚。

这就是他们的军城,这就是他们的人民。

纵前有强敌,后有伪朝,那又如何?

万户同心,可抵千军!?

荒原之上,黑云压城,战鼓擂动,声震四野。

谢云景亲率军城主力,背靠刚刚筑起的简易工事,与阿史那亲率的狄戎大军迎头相撞。

“火铳营!前列!预备!”谢云景玄甲墨氅,立于阵前,声音冷冽如刀,穿透喧嚣的战场。

三百名经过严格考核,装备了首批燧发火铳的士兵迅速上前,列成三排。

他们大多是第一次使用新型武器上战场,握着火铳的手因紧张而微微颤抖,但眼神却异常坚定,紧盯着前方如同黑色潮水般涌来的狄戎骑兵。

“第一排!放!”周莹站在侧翼,她的吼声如同炸雷。

“轰!”

第一排百杆火铳同时发射,铅弹如同暴雨泼向疾驰而来的狄戎骑兵前锋。

刹那间,人仰马翻。

冲在最前面的狄戎骑兵,连人带马惨嘶着栽倒在地。

这前所未有的杀伤方式,让狄戎冲锋的势头为之一滞,阵型出现了短暂的混乱。

“第二排!放!”

第二轮齐射接踵而至,又是一片狄戎骑兵应声倒下。

“好!”军城阵中爆发出震天的欢呼,新式火器的威力,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然而,阿史那毕竟是一代枭雄,作战经验极其丰富。

最初的震惊过后,他立刻看出了火铳营的弱点,装填缓慢,且惧近战贴身。

“散开!狼群战术!左右包抄!贴上去!剁了那些拿铁棍的废物!”阿史那挥舞着弯刀,嘶声怒吼。

狄戎骑兵立刻展现出他们精湛的骑术和战术执行力。

庞大的骑兵洪流猛然向两侧散开,如同饿狼般分成数股,避开火铳营的正面射击范围,以极快的速度从两翼迂回,试图包抄军城阵列的后方和侧翼。

“长枪兵上前!盾牌手护

最新小说: 转职神厨,随身斩仙飞刀很合理吧? 恶毒值爆表后,五个大佬舔来了 当兵发老婆,这个新兵有点猛! 让你入狱顶罪,你让女子监狱血流成河? 地母 八零换亲,夫人只想搞钱 御兽:谁还乖乖进化,我直接一步成神! 穿成女仵作,我靠验尸逆天改命 带球上门后,我成陆少心尖宠 60替嫁:娇妻莫慌,我有空间吃穿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