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定量模型(1 / 2)

云芷“以工代赈”的策略如同在沸腾的油锅中滴入一滴冷水,瞬间改变了混乱的场面的性质,但并未完全平息危机。

墨尘行动力极强,立刻带着几个嗓门大的伙计和兵丁,登上栅栏后的高台,用简易的扩音筒将招募青壮劳力的消息声嘶力竭地喊了出去。

消息在绝望的人群中引发了新的骚动。最初是怀疑和不信,但当墨尘果断下令,将一小袋粮食隔着栅栏扔给最先响应的几个流民,并明确告知“此为先期酬劳,完成工作另有供给”时,希望的光芒瞬间点燃了许多人濒临熄灭的眼睛!

“我干!我有力气!”

“算我一个!只要给吃的!”

“挖沟垒墙我会!”

一时间,大量青壮年流民开始脱离冲击栅栏的队伍,向着墨尘指定的镇外那片空地涌去。混乱的洪流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堤坝分流,冲击小镇正面的压力骤然减轻了许多。

镇内的苏源和王掌柜见状,都稍稍松了口气。苏源更是对云芷投去感激的一瞥。

然而,问题远未结束。

被分流的主要是青壮年,栅栏外依旧滞留着大量的老弱妇孺,他们无力承担重体力劳动,只能绝望地哭喊、哀求,甚至徒劳地用手扒拉着栅栏,景象凄惨。而刚刚被组织起来的青壮流民队伍,也并非就此安分,他们眼巴巴地望着镇内,等待着承诺的食物,眼神中的渴望与之前的疯狂并无本质区别,只是暂时被“秩序”的框架所约束。

一旦食物供给出现问题,或者分配不公,这点脆弱的秩序会瞬间崩塌,甚至引发更剧烈的反噬!

“云先生,”苏源看着窗外那些老弱妇孺,眼中依旧充满不忍,“即便以工代赈,这些无力劳作之人,难道就真的…”

“公子,当务之急是稳住大局!”墨尘刚从外面回来,语气急促地打断,“青壮已初步安抚,但粮饷必须立刻跟上!否则顷刻之间就会再生变乱!还有那些老弱…数量庞大,若处理不当,亦是极大隐患!”他的目光转向云芷,带着询问。方案是她提出的,细节必然也已思虑周全。

所有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云芷身上。

云芷走到桌案前,上面铺着小镇简图、粮行库存粗略记录以及她刚刚快速心算的一些数字草稿。她神色平静,仿佛窗外那数干人的生死存亡只是一道亟待解决的数学难题。

“问题核心在于资源有限性与需求无限性的矛盾。”她开口,声音一如既往地冷静,“解决方案:建立定量配给模型,实现资源分配最优化与流程可控化。”

她拿起炭笔,在木板上快速写下几个关键参数:

【一:需供养总人口】:估算青壮劳力约400人,栅栏外老弱妇孺约600人,镇内原有居民及守军约300人。总计约1300人。

【二:可用粮食总量】:粮行现存各类粮食折合粟米约200石。此为不可再生资源(短期内),需计算可持续天数。

【三:每日最低生存热量需求】:根据此世界凡人身体基础代谢估算,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每人每日需至少摄入相当于1.5升粟米粥的热量(约合粟米0.3升)。

【四:劳动附加消耗】:参与重体力劳动之青壮,每日需额外消耗,约合粟米0.2升。

她书写速度极快,数字清晰准确,仿佛早已刻印在脑中。苏源和墨尘都看得有些愣神,尤其是那些他们从未见过的计算方式。

“基于以上参数,建立模型:

每日粮食总消耗量&bp;=&bp;( 栅栏外老弱妇孺+ 镇内原有居民及守军)&bp;* 每日最低生存热量需求 +&bp;青壮劳力*&bp;(每日最低生存热量需求+ 劳动附加消耗)

代入数值:&bp; (300&bp;+&bp;600)&bp;*&bp;0.3升&bp;+&bp;400&bp;*&bp;(0.3&bp;+&bp;0.2)升&bp;=&bp;270升&bp;+&bp;200升&bp;=&bp;470升/日&bp;(约合4.7石粟米/日)

粮食可持续天数&bp;=&bp;200石&bp;/&bp;4.7石/日&bp;≈&bp;42.5天”

算到这里,她顿了顿,看向苏源和墨尘:“这意味着,在不考虑任何新粮源,且严格按此标准配给的情况下,现存粮食最多可支撑所有人42天。但这是理论极值,需预留缓冲应对突发状况,故实际应按35天规划。”

苏源听到这个数字,脸色稍缓。一个多月的时间,或许能找到转机。墨尘则更关注那严格的配给量:“每日仅0.3升粥?这…仅能吊命而已。”尤其是对需要干重活的青壮,0.5升也远远不够。

“是的,此为生存底线配给。”云芷毫无波澜地确认,“目的非让人饱腹,而是维持其基本生存能力,避免系统因资源耗尽而提前崩溃。饥饿感会持续存在,但不会致死。这是当前约束下的最优解。”

残酷,但真实。

接着,她开始阐述具体的分配和管理方案:

“一、分级配给:劳动者每日0.5升份额,非劳动者每日0.3升份额。严格区分,

最新小说: 转职神厨,随身斩仙飞刀很合理吧? 恶毒值爆表后,五个大佬舔来了 当兵发老婆,这个新兵有点猛! 让你入狱顶罪,你让女子监狱血流成河? 地母 八零换亲,夫人只想搞钱 御兽:谁还乖乖进化,我直接一步成神! 穿成女仵作,我靠验尸逆天改命 带球上门后,我成陆少心尖宠 60替嫁:娇妻莫慌,我有空间吃穿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