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械改良的尘埃尚未落定,云芷的优化算法已然锁定了下一个亟待升级的系统——情报体系。墨尘借鉴其方法带来的效率提升是显著的,但底层架构依旧原始、零散,远未达到云芷所期望的“信息秩序”标准。
在她看来,目前的情报工作更像是一种依赖个人经验和运气的艺术,而非一种可量化、可预测、可系统化产出的科学。信息传递延迟、真伪难辨、分析主观、无法有效支撑战略决策…这些都是致命的短板。
这一日,她主动找到了正在审阅最新一批情报摘要的墨尘。墨尘对于云芷的突然到访有些意外,尤其是在他刚刚“偷师”对方方法并取得成效之后,心中不免有一丝微妙。
“墨先生,”云芷开门见山,目光落在那些虽然已算整齐、但依旧显得孤立零散的情报摘要上,“当前情报体系,应对日常监察或周边预警尚可,然不足以支撑长远战略规划与大规模军事行动。”
墨尘眉头微蹙,他自认已将对情报的管理提升了一个档次:“先生有何高见?”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防御。
“需构建系统化、多层次、全覆盖之情报收集、传递与分析体系。”云芷抛出了一个宏大的构想,“将信息视为一种战略资源,如同粮草、军械,需进行主动生产、高效流转与深度加工。”
她开始阐述具体的构建方案,其周密性与前瞻性,再次让墨尘感到震惊:
“第一,来源系统化。”云芷拿起炭笔,在一旁的黑板上快速勾勒,“情报来源不应仅限于主动派出的探马。应分为:”
“主动侦查:&bp;精锐探马,深入远距离特定目标区域,获取深度情报。”
“被动监听:&bp;于交通要道、酒肆茶棚、流民聚集点,设立隐蔽观察点,收集往来人员闲谈、流言,往往能发现意外线索。”
“技术获取:&bp;日后若有可能,需研究密写、窃听、密码破译等技术手段。”
“内部报告:&bp;规定军队基层单位、地方吏员需定期上报辖区异常情况,将其纳入情报网络。”
墨尘目光一凝,他从未如此清晰地将情报来源进行过如此细致的分类管理!
“第二,传递网络化。”云芷继续道,“建立分级传递节点与固定线路。设立‘情报中转站’,位于隐蔽处,负责接收、初步筛选、加密并转发情报。制定不同紧急程度情报的传递优先级和时限要求。确保重要情报能以最快速度、最低损耗抵达决策层。”
这相当于要构建一条隐形的“信息高速公路”!
“第三,分析专业化。”云芷的重点转向了信息的处理,“设立专门的情报分析室。招募具备地理、历史、军事、人心分析能力之文士。其职责非简单传递信息,而是:交叉验证(不同来源信息相互印证)、去伪存真、联想拼接(将碎片信息拼凑出完整图景)、趋势预测、并最终形成分层级的情报报告(如日常简报、每周汇总、专题深度报告)。”
墨尘倒吸一口凉气。这已远超当下任何一方势力情报工作的范畴!这简直是要建立一个专门研究“信息”的衙门!
“第四,载体标准化与地图精细化。”云芷最后指向了情报的呈现方式,“所有情报,必须填入标准格式表格,便于归档检索。此外,当前使用之地图过于粗略,谬误极多。需立即着手,投入人力,结合探马实地勘察、询问商旅、乃至天文测量(如果可能),绘制包括地形、水文、道路、聚落、资源点、险要关隘在内的精细化军用地图。地图,乃一切军事行动之基础。”
她甚至建议在地图上使用不同颜色和符号,动态标注敌军分布、势力范围、物资囤积点等情报。
一套完整、严密、极具前瞻性的情报体系蓝图,在云芷冷静的叙述中,缓缓展开。这已不仅仅是改进,而是一场革命!
墨尘彻底收起了那丝微妙的防御心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强烈的兴奋感和…一丝无力感。兴奋在于,他看到了一个真正强大的情报体系应有的模样;无力在于,实现这个蓝图,需要投入的资源、人力、以及那种系统性的思维,远超他现有的能力。这绝非简单“借鉴”几个表格就能完成的。
他沉默良久,方才深吸一口气,郑重道:“先生之谋,深远周密,墨尘佩服。然…此体系构建,非一日之功,所需甚巨…”
“可分阶段实施。”云芷早已规划好步骤,“优先级一:建立核心传递网络与标准化流程,优先覆盖周边百里区域。”
“优先级二:强化主动侦查,开始系统化绘制精细地图。”
“优先级三:扩充分析人员,建立初步分析能力。”
“资源投入,乃必要成本。相较于因信息匮乏而战败之代价,此投资回报率极高。”
墨尘再无犹豫,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好!便依先生之策!墨某即刻着手,先从传递网络与地图绘制开始!”他仿佛看到了自己掌控的领域,即将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种诱惑,对于他这样追求秩序和掌控力的人而言,是无法抗拒的。
接下来的日子,墨尘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来构建这套新体系。
他亲自挑选可靠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