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实在是太了解李世民的性格。骄傲,骄傲,还是骄傲。尤其是对无关紧要的小人物,毫不放在眼里。可赵仙罴现在已经不是小人物。看着李世民极力压制着怒火,长孙无忌道:“陛下,你不能再被情绪左右了。你现在应该把赵仙罴当成一个拥有几十万兵马的高原霸主。忘记他的年龄,忘记他之前对你的种种冒犯。以前的事咱们改变不了,但将来会怎样,我们现在正确的选择、部署,还来得及。不然,要解决他恐怕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李世民眼睛紧紧盯着长孙无忌。今天的长孙无忌格外平静。当长孙无忌如此平静时,也就意味着长孙无忌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不怕惹他恼火,只完全从理性角度思考问题。长孙无忌尚且抛下了一切个人情感,自己作为皇帝怎么能连长孙无忌都不如?李世民当即收起脸上的怒火,仰起头闭上眼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他按照长孙无忌说的那样,放下对赵仙罴的过往一切成见。只把赵仙罴当成一个雄踞在大唐西面,拥有广阔领土,对大唐极具威胁的高原霸主。长孙无忌见李世民已经冷静下来,当即开始分析:“首先,陛下您杀了赵仙罴的父亲赵蕴古,不论赵蕴古到底有没有徇私枉法,从赵仙罴过往种种行为来看,这个仇他并没有放下。”李世民睁开眼:“你想让朕承认杀错了赵蕴古?”长孙无忌点头:“这可能是决定赵仙罴,会不会在短期内兴兵攻唐的关键。他虽然说不会投靠异族,帮助异族伤害大唐百姓,但我们必须做最坏的打算,比如,实力膨胀后的他只想报仇,忘记承诺。”李世民脸色难看。君王强烈的自尊心又开始作祟。长孙无忌继续晓以其中的利害:“陛下,咱们现在如果和赵仙罴交锋,就算最后举全国之力赢了,也会大伤国本,军民死伤无数,这岂不让您多年的苦心治理白费?既然如此,为何不能先求和稳住对方呢?当年您刚登基时,颉利可汗率军南下,您不是照样忍辱负重,方有后面的北漠大捷,让颉利可汗灰头土脸的亲自到长安负荆请罪?”李世民没说话,脸色阴沉的可怕。当年颉利举兵南下,逼迫他不得已以疑兵之计,以及许诺给予大量财物,才让颉利退兵,曾被他视为毕生耻辱。好在他韬光养晦几年后,打败了突厥,生擒了颉利,洗刷了耻辱。但是现在,曾经一个被他毫不在意,乳臭未干的罪臣之子,竟然也成为了大唐西边的大患,迫使他不得不再次采取求和的策略,这让他很难接受。长孙无忌看了房玄龄一眼。两人来之前已经讨论过眼下,最适合处理大唐与大秦两国关系的方案。以及如何合力劝说李世民放下面子,理智决策。房玄龄收到长孙无忌的目光提醒,当即开口道:“陛下,咱们不妨换个角度来想这件事。您本来就把平定吐谷浑,将吐谷浑纳入大唐疆域,定为开疆拓土必做的第二件事。现在赵仙罴既然合并了吐蕃和吐谷浑,对我们来说未必全是威胁,同样也是机遇。”李世民挑眉看着房玄龄:“机遇?”房玄龄点头:“赵仙罴现在是成为了大唐最强劲的敌人,可打败赵仙罴,也就意味着同时打败了吐蕃以及吐谷浑,收获了这两个国家的领土和资源。而且赵仙罴还为我们省去了一个步骤,那就是他必然会以汉人的方式去统治教化吐蕃以及吐谷浑民众。那么往后吐蕃和吐谷浑纳入大唐,其民众对于咱们大唐的各项政令,也就不会那么抵触。”打败赵仙罴,就是打败吐蕃以及吐谷浑?李世民眯了眯眼,脸色豁然明亮起来。他转身坐回龙榻,认真听了起来。房玄龄上前一步,继续道:“陛下您对赵仙罴承认错杀了他的父亲,对于颜面来说确实有损。可从长远角度来看,您稳住了他,为将来解决这个隐患赢得了时间。”龙榻上,李世民摩挲着手指沉思。长孙无忌见李世民心里已经松动,接着房玄龄的话说道:“陛下,只是派使者去对赵仙罴承认这项过失而已,又不是下罪己诏,咱们大唐境内,谁人知道?”正在沉思的李世民抬起明亮的双眼看着两人。“让朕好好想一想,明日朝堂上再议。”房玄龄长孙无忌两人点到为止,知道已经不用再劝,当即躬身行礼离开。…第二日,朝堂。李世民宣布了赵仙罴所建的大秦,已经攻破吐蕃王都的消息。这顿时引得文武百官一个个瞠目结舌,惊震的无以复加。尤其是高履行,可谓是心情一直在大起大落间。高履行才刚刚觉得吐谷浑在大唐吐蕃联合攻打下,一定只有覆灭的结局。到时候他就能亲眼看到杀死他两个儿子的赵仙罴,像丧家之犬一样被生擒到长安问斩。哪知道一转眼,赵仙罴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