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自己在大秦的经历,长孙皇后知道有些可以说,有些不该说。不然只会让大唐和大秦的关系,恶劣到无法调和的地步。于是她说道:“这件事都怪臣妾,是臣妾一开始太着急,态度不够好,让他尽快为臣妾治好病。可事实上臣妾的病不是短时间能治好的,加上他是一国之君,每天有政务要忙,不可能时时刻刻为臣妾医治。所以为了能让臣妾静下心治疗,打消臣妾想早日回大唐的念头,他索性阻断了臣妾和大唐的联系。”李世民听了长孙皇后的解释,皱眉道:“那不就是限制了你的自由?你身为大唐的皇后,身份上又是他岳母,他岂能这样做?”长孙皇后忙道:“算不上限制臣妾的自由,他只是不让臣妾和大唐联系,再说,有丽质陪着臣妾。”李世民眉头舒展:“丽质一直陪着你?”长孙皇后点头:“对,她一直陪着臣妾。”事实上长孙皇后清楚,自己在大秦不仅没有半点自由,自己女儿李丽质同样没有半点自由,也没有什么权力。甚至李丽质想要单独和她这个母亲说些话,都要先获得赵仙罴的允许。可这种事一旦说出来,长孙皇后知道自己丈夫一定会雷霆大怒,把这些视为赵仙罴对大唐、对他这个皇帝的羞辱,从此又是一桩解不开的仇。李世民闻言脸色这才好看了一点。既然一直有李丽质这个女儿陪着长孙皇后,那就算不上限制自由。沉吟中的李世民没有发现长孙皇后眼里光芒的变幻。回过神来他问道:“这次你去大秦,也算是重新认识了一下赵仙罴,而且这段时间也不短,足够让你对他有很深的了解。那依你的看法,赵仙罴现在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大秦真正意义上的掌权者?确实有那个能力统御一个这么庞大的国家,还是他身边有着一群能人异士在辅佐他?你可曾见过?还有,从你的角度,你觉得大秦的实力究竟怎么样?”李世民一下子问的问题太多。但长孙皇后明白李世民想要知道的是什么。于是她缓缓说道:“赵仙罴身上确实有很多变化,变化最大的就是,他现在已经是一个庞大帝国的君主。臣妾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对原吐谷浑、吐蕃百姓还算善待,可是对天竺人却极其厌恶。天竺人在他眼里更多是作为奴隶,任由他驱使,甚至他完全不顾及那些天竺人的死活。”李世民眯了眯眼:“这么说来,他是打算以吐谷浑人和吐蕃人作为主体,以吐谷浑和吐蕃的高原地势作为屏障建立一个大国…”长孙皇后继续道:“至于陛下您说的,赵仙罴到底是不是大秦的实际掌权者,臣妾可以肯定的回答陛下,是。但这不代表他的手下没有一帮能人异士辅佐他,虽然臣妾没有见过,但臣妾觉得应该是有。另外,臣妾觉得大秦无论是军队还是百姓,对赵仙罴这个君主的信仰以及尊崇实在太过忠贞赤诚。这或许是因为赵仙罴自称始皇帝后裔,以及始皇帝转世这种说法,被大秦子民普遍认可。”李世民脸上虽然没有任何表情,心里却忍不住不置可否的嗤笑了一下。始皇帝死了已经有八百多年了。这个世上也从来没有听说谁能够转世重现。至于始皇帝后裔,更是无稽之谈。始皇帝的子嗣,早就因政治清算以及战乱,被胡亥以及项羽杀的干干净净。李世民面无表情看着长孙皇后道:“朕知道,或许八百年前,始皇帝后裔,或者说赢姓子弟,未必死绝。有些人可能避祸改姓,有的人可能散落民间融入普通族群。但八百多年过去,期间从未有人再以赢姓子弟自称,就说明哪怕真有大秦皇室后裔,恐怕也忘记了自己祖先是谁。再说赵仙罴自以为姓赵,就有那么巧,刚好就是始皇帝后裔?证据呢?他只是以这个名义笼络民心,让自己得位正罢了。”见长孙皇后没有回应自己这个的看法,李世民也不在意,他开始略过这个话题。他沉默了一下,忽然说道:“现在不管怎么说,他也是咱们的女婿,咱们俩是他的岳父岳母,观音婢,你跟朕说实话,他对丽质到底怎么样?丽质在大秦地位究竟如何?朕目前只听说他除了丽质,身边只有一个妻子,就是那李厚德之女。”长孙皇后见李世民提到这件事,连忙道:“不,他还有一个女人,前不久已经被他封为贤妃,并且早在数月前,就已经为他生下一个皇子。”李世民闻言心里一沉:“这岂不是说他已经有两个皇子了?那咱们的女儿就算再快,为他生下的也只能是老三…”李世民闭着眼睛沉思,片刻后睁开双眼,决定先不管这个问题。他回到原来的问题道:“丽质在他心目中究竟如何?”长孙皇后看了眼李世民,迟疑了刹那,回答道:“他对丽质…很好。”李世民点点头:“你这个做母亲的,应该有告诉丽质,该怎么样去抓住一个男人的心吧?不,应该说是抓住一个帝王的心。”长孙皇后还没有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