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村里都在讲打土豪分田地!
这才过了几年的好日子啊!
王德禄想到自家那么多的地,是真的有点慌了。
“平安,啥也别说了!”
“叔都懂!”
“叔谢谢你!”
“我就先走了!”
王德禄豁然起身,就要往外走。
“叔,这天儿不早了,要不,吃个饭再走吧!”
陈平安装模作样地开口。
林慈溪听到动静,也从厨房出来,招呼王德禄吃了饭再走。
“不吃了,不吃了,家里还有点事儿,改天,改天!”
王德禄现在只想赶紧去找儿子们商量下这个事情怎么解决。
到底是卖地呢,还是怎么整?
不过,他心里觉得,还是把地卖了的好。
他家这些年攒了钱都买了地,别说在庙子口村,在周围十里八村,他家都是拥有的田地数量,都是排的上号的。
陈平安可不知道自己一句话就把王德禄吓成了惊弓之鸟,如果知道,他也只会呵呵一笑,反正到以后,他都得谢谢他。
送走王德禄,陈平安进了厨房,帮着林慈溪做饭。
“德禄叔来干啥啊?”
“没啥,就是村里要搞互助组,他来问我知道不?”
“互助组,这不是好事儿吗?”
在人事科上班的林慈溪,工作不是很忙,没事儿就跟科里的大姐们唠嗑,还真听到了不少的消息。
“是好事儿啊,只是,这个好事儿慢慢就不好说了!”
这个事情,陈平安作为后来人,是真没法评说。
互助组,合作社,立意都是好的,出发点很好。
但架不住人性的多样化!
好好的事情,总会出点这样那样的问题。
提点王德禄两句,是因为王德禄帮过他一把,至于更多的,还是不掺和的好。
林慈溪听了陈平安的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这个话题,也就到此打住。
林慈溪就跟陈平安说工作时听到的各种事儿,谁家媳妇儿生了儿子,谁家儿子又捣蛋了。
陈平安静静地听着,偶尔才会给个回应。
两口子过日子,就是这样,她说他听,他说她听,鸡毛蒜皮,家长里短。
做好饭后,两人很快吃了饭,就开始了学习。
只是,今儿的运气似乎不好,没多会儿,灯就灭了。
这是停电了!
虽然家里有油灯,但新婚燕尔的,有点灯的时候一起看书学习,也算是情趣,停电了挑灯夜读,这就是有毛病了。
“媳妇儿,赶紧的,收拾下,咱们睡觉!”
陈平安有点猴急。
林慈溪的脸红了,还好是黑灯瞎火的,陈平安看不到。
两人摸着黑烫了脚,然后钻进被窝。
一夜风吹雨,梨花落几许!
……
第二天早上醒来,是个大晴天。
陈平安刚挪开林慈溪的胳膊,林慈溪就醒了,听到外面的鸡叫声,知道天亮了后,就喊陈平安赶紧穿衣服出去。
“亲一口!”
陈平安嘻嘻笑着,逗了林慈溪一下,然后才穿衣服出门。
等林慈溪出门时,陈平安正在院里打拳。
打完拳,陈平安猛地一拍大腿,忘了一件事儿了。
他之前想着回村里弄条狗回来养的,结果昨儿见了王德禄,居然忘记说了。
看起来,这个休息日,真的要回去一趟了。
林慈溪可不知道陈平安这一惊一乍的都在干啥,她正忙着贴饼子,加了鸡蛋的饼子,闻着就香。
知道自己男人吃的多,林慈溪尽量多做了几张饼子。
在人事科的时候,她听一位大姐说,这男人吃得多,八成是饭菜里的油盐不够,多油多盐,指定吃很饱。
不过,林慈溪并不认可这种说法。
饱不饱,身体反应最明显。
高油高盐,这就是在骗自己的肚子,说不得因为加盐多,还得多喝水,说是饱了,其实就是混了个水饱。
别人怎么对她们的男人,她管不着,但她林慈溪的男人,一定得吃饱吃好。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真要是把身体累坏了,心疼的是自己,可不是别的什么人。
陈平安打完拳,照例去喂鸡,捡鸡蛋。
顺道去看了下自家后院的水井,寻思着在水井里养鱼的可能性。
这是吃水的井!
等到闹灾荒的时候,赶上大旱,自来水可未必能保证供应,这口井还真不能瞎整,但,自己可以试着在旁边另挖一口水潭,到时候,就能养鱼了。
这才五二年,从现在开始攒着,攒他个几百条鱼,就不信到时候还能饿肚子!
不过,等陈平安看了下自己后院的地盘,又觉得养几百条鱼并不现实。
毕竟,他是养鱼,不是养死鱼。
最终,陈平安决定抽时间先挖着看看,看能养几条鱼就养几条鱼,了不起多管齐下,屯粮、养鱼一起搞。
吃了早饭,两口子照例出门,却意外地没有看到赵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