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执待师之礼。”
“儿子明白。”程师弟用力点头。
同时,他们也不断为林长珩塑造相关的口碑、形象。
导致这位二阶丹道技艺精深、备受推崇的林丹师,也在仙城众修口中,再次获得了“人品贵重”的一致性高度评价。
对于林长珩而言,纯属“人在家中坐,名从天上来”。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
……
另一边,林长珩正拿着为晏傀师炼制的二阶的【灵元回春丹】,前去交给了晏家祖孙。
自然被热情地留下来吃饭。
席间,林长珩也告知了自己将要搬家离开这云间阙,到外湖的高级洞府去一事。
顺带道个别。
用不了多久,黄家的功法就要送到,届时林长珩便要全力、潜心修炼了。
这对灵气的品级和质量具有不低的要求。
此地的一阶灵脉是肯定满足不了他的,甚至拉后腿。
只有外湖洞府的二阶中品灵气可以发挥作用,对修炼效率也有加持之效果。
何况此间事也尽罢,再无留下的必要。
“林大哥……”
晏明漪闻言,目露不舍。
伸手揉了揉其青丝,林长珩则轻笑道“无需如此,你林大哥又没有离开这浮生仙城,不过是换了一处地方住罢了,如果有事直接来找我便是。”
说着,又将具体住址告诉了两人。
……
时间流逝,一晃就过了两年之久。
这一年,林长珩年近六十三岁。
外湖九十八号洞府,静室之中。
如烟似雾的灵气在室内缓缓流转,【聚灵阵】运转不息,将洞府附近的天地灵气尽数牵引而来,化作丝丝缕缕的灵雾,萦绕在林长珩周身。
他盘膝而坐,双手结印,呼吸绵长而深沉,每一次吐纳,都引得四周灵气微微震颤,如潮汐般起伏。
烈度、强度,远非先前练气期可比。
但此【聚灵阵】仍是一阶上品,并非二阶。
因为此阵行的是吸引、聚集、搬运灵气之事,品阶再高也无本质性变化,洞府之中的灵气本就丰富,又是二阶中品,只需要略加牵引聚集即可,便已够用。
“《玉虚煌明经》……”
林长珩面容沉静,专注修炼,眉宇间隐约透着一股满意之色。
随着功法运转,一缕缕灵气被吸纳入体,沿着经脉游走,十二个周天后,便炼化完毕,以液滴的形状汇入丹田。
《玉虚煌明经》自得手以来,林长珩钻研、修炼,以极快的速度入门,如今已至【熟练】之境。
且隐隐约约触碰到了【精通】范畴。
这是极快的进境,如果被黄家赠法的筑基修士知晓,恐怕也会大吃一惊。
二阶上品功法,不同于同阶的下品、中品功法,自带门槛,修炼难度也更高,进境也更加缓慢。
他将此法放入族库,曾经先后有两位新晋的火法筑基修士打算修习。
结果一人很快就放弃,另一人也半途转修。
基础虽然扎实,修成虽然不俗,但过程确实折磨人、没有强烈的正反馈,需要考验耐心和向道意志。
其中一人改选了一门修为进境颇快,上手也较为容易的二阶上品功法,能够快速完成筑基期的积累,但这种功法有所弊端,便是护道手段欠缺,自保能力薄弱,经不得风吹雨打,很容易遇事夭折。
也就是说,很容易被比他修为更低、但手段强大的修士逆杀。
在资源都要争的修仙界,有些格格不入,需要苟着,除非身后有强大资源提供,才另说。
这倒罢了,此类功法还有一个巨大的缺陷,就是难以结成真丹。
如果没有特殊机缘,就算顺利结丹,也多半只能生成假丹。
而假丹修士,不仅寿元比真丹、金丹修士更短,能力也弱上不少,道途半断,但凭借修为层次的蜕变,欺负点筑基后期却是手拿把掐。
但对于很多筑基家族而言,却在追捧,譬如黄家,亟需一个假丹修士底蕴,跨入世家的范畴。
另一个半途转修的黄家修士,则改选了家族的传承功法,这种功法进境颇快且威力强大,无比恐怖!
但是资源消耗惊人,黄家这等家族都无法支持、提供,需要常入秘境、险地拼夺!
而且限制条件众多,修炼极其危险,但高点也极其诱人,最高可达金丹!
可以说,拥有极高的上限。
第三种,则是《玉虚煌明经》这一种了。
这种功法修炼难度颇大,法力精进的速度一般,但拥有强大的附带法门、手段,对自保的加持颇为强力,实战能力不俗,可以护道,也可替家族征伐。
这种功法有铸就真丹的可能,但筑基时期的积累太过艰难,就算筑基后期都不好触摸。
这一点曾厨师曾上门跟他明言,是脉中老祖要求,跟林长珩提前陈明利弊,或者可以另换一个条件。
但林长珩也没得选了。
二阶上品功法极其难得,他好不容易获得此法,自然不会轻易放弃。
否则,加入黄家就没有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