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池小说 > 其他类型 > 哈哈哈,大周 > 第12章 真是神童

第12章 真是神童(2 / 3)

信吗……”

赵大皱了皱眉,沉声道:“你说什么?”

赵匡义连忙找补:“没什么,就是好奇,即便梁王是神童,可他为何不喜兄长你啊?”

“你与他并没有什么接触?”

赵大摇摇头:“这也是我疑惑的地方,但我的直觉绝不会错!”

说到此,他不禁又想起了在酸枣门时,郭宗训向他投去的怪异笑容。

“梁王虽然小小年纪,但我非常肯定,那双眸子里似乎藏着对我很深的敌意……”

赵匡义揉了揉额头:“可这到底是为什么?”

“难不成是知道兄长你与其他武将交好,甚至结拜的事……”

见赵家兄弟二人纷纷陷入沉思,赵普的神情也愈发凝重了起来。

按理说,一个六岁稚子的不喜,哪怕是个神童,也绝不至于引起他们如此大的担忧。

但他很清楚,这些年明公赵匡胤利用职务之便,与众多武将交好,更是有九个结拜兄弟。

而且他们个个都在军方身居要职。

这些事情是绝不能让陛下知道的,也没有任何一个君王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说句不好听的,在这个皇帝轮流坐的乱世,武将在皇帝眼皮子下抱团结拜,这本就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

一旦陛下知道了,他们这些人,包括他赵普,必会遭到清算!

所以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必须考虑在内。

这也是为何明公赵匡胤这些年会愈发的谨小慎微。

他知道,赵匡胤虽然从不表露心迹,但此刻肯定为此担忧!

于是开口说道:“明公,衙内不必如此担忧,与武将交好、结拜的事情梁王和陛下肯定不知道。”

“否则以陛下的性格早就已经对明公有所行动了。”

“最坏的可能也顶多是有一些风言风语让梁王知晓了,但他肯定也拿不出证据。”

“所以,现在的关键还是多多立下功劳,牢牢赢得陛下的信任。”

“不管怎么样,就算梁王是神童,但只要陛下信任明公,那明公就不会有太大的危险!”

赵大深深看了眼赵普,但他并没有说话。

他知道赵普是在宽慰自己,更知道赵普是在侧面提醒自己:

如果梁王真的是听到了什么风言风语而对自己有敌意,那这件事就拖不得!

纸包不住火,迟早会有危险!

更何况,梁王还是个真正的神童!

所以,必须尽早想办法未雨绸缪……

忽然间,他想起了王溥临走时说的那句“如今看来,那皇子行营都监本应该是你的啊,可惜,真是可惜啊”。

心中莫名涌上一股懊恼:

如果我是皇子行营都监,还用得着如此担心吗……

另一边。

大周皇帝郭荣的寝舱门外,王溥风尘仆仆地赶过来,却发现范质与魏仁浦早已恭候在门外。

“你们怎么会在这里?”

“你来作甚?”

“好啊,你们两个是不是从御舱出来就直奔这里了?”

“你不也来了吗?”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不就是想抢梁王老师的位置吗?”

“你不也一样?怎么,只许你来,不许我们来?再说了,谁让你和赵指挥使聊那么长时间的,对了你们都聊了什么?”

“与你们无关,我、我从未见过向你们这样厚颜无耻之人……”

受不了二人的争执,魏仁浦轻声提醒道:“都安静些,吵醒陛下与梁王,你们担当得起吗?”

二人闻言瞬间偃旗息鼓,于是三人都静静恭候在郭荣的寝舱外,一边互相白眼,一边眼巴巴地看着寝舱的大门:

什么情况?

不是说午休半个时辰吗?

怎么到现在还没起来……

御舱内。

郭荣躺在床上,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直到听到自己骨骼发出了“咔咔”声,他才缓缓睁开眼,满脸的舒服惬意。

可不料,刚睁开眼,他却突然吓了一跳!

——————————————

说明:

1、关于赵匡义还是赵光义的问题:赵匡义是赵匡胤的弟弟,即北宋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没错,就是被现代网友戏称为“高梁河车神”、“斧头帮帮主”、“绝命毒师”的那位!)

后来赵匡胤陈桥兵变后,因要避讳而改名为赵光义。

而等到赵光义自己即位后,又改名为赵炅,以显尊贵。

因此,“赵匡义”是其原名,“赵光义”是他在兄长赵匡胤称帝后的常用名,两者指的是同一人,只是不同时期的称呼。

不过在这本书的世界里,就不知道他有没有机会改名“赵光义”了!

2、关于“义社十兄弟”的问题,这“义社十兄弟”的说法最早是出自两宋之际李攸所著的《宋朝事实》,所以当时应该没有这个说法。

而且柴荣应该是不知道“义社十兄弟”的存在!

3、“义社十兄弟”的结拜时间应该是显德元年(954年),根据《宋朝事实》及《宋史》等记载,十兄弟有:

最新小说: 惊!渡爷怀里小美人马甲有亿点多 穿成恶毒雌性,五个反派雄性跪求收留 三尺微命,一拳爆星 文娱:艺术就是煤老板! 求生在末日之下 神话副本:开局我为道祖牵青牛 撕碎 大梁边卒:娶妻越多我越强 欢迎回到轮回世界 绝夜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