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再次当着众人的面大饮一口,一副将一切了然于心,成竹在握的神态,捋着胡须边踱步边说道:
“其实殿下心中早有定计,否则当初也不会特意让曹彬曹大人负责保护您!”
此言一出,杨、郑二人都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纷纷震惊地看向郭宗训:
原来梁王早就在怀疑赵匡胤!
不然按道理讲,保护梁王的怎么都应该是赵匡胤,怎么可能是他曹彬?
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城府,当真让人惊叹……
郭宗训微微一笑,并没有说话。
他知道,这是王著在自证才华的同时,还在帮自己树立“天纵奇才”的形象!
换句话说,就是在拍自己马屁……
王著继续道:“依臣看,其实完全可以继续沿用这个思路,殿下可以故意释放一些对赵匡胤的敌意,但一定要把握好分寸。”
“以赵匡胤的性格与结交能力,他定会主动探查殿下为何会对他有敌意,然后自然会主动结交我们这三个刚进入皇子行营的人,到时我们只需顺势而为,不动声色地与他交好,然后暗中搜集证据!”
“如此,既不会太刻意,也不至于太冒险!”
“虽然进展肯定会慢一些,但如今正北伐期间,不管怎样,一切都必须等北伐结束才能让此事浮出水面……”
郭宗训眉头挑了挑:知我者王著也!
……
在这一大一小加起来两百个心眼子的默契配合下,事情很快就定了下来。
走出营帐,杨徽之与郑起互相对视了一眼,又纷纷看向踌躇满志的王著。
只是他们的目光中都多了一丝复杂:“恭喜王大人,这么快就荣升正督监了……”
王著笑了笑,竟直接紧紧抓着二人的手:
“二位就莫要揶揄在下了,梁王只是口头承诺,正式任命还得等陛下!”
“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正如梁王所说,今日起,我们便都是同袍手足了!”
“走,晚上一起喝一杯……”
二人愣了愣,郑起忍不住又问道:
“王大人,你实话告诉我们,你真的相信皇后托梦一事吗?”
王著笑了笑:“重要吗?”
“二位切记,我们已经都在一条船上了,而掌舵的就是梁王!”
“遇到这样一个天纵奇才的明主,咱们死也得死在他的船上……”
主力大军终于在下午整顿完毕,开始启程赶往乾宁军。
即便是赶路,郭宗训也并没有闲着,不是在马车内与三位宰相一同票拟奏章,就是与王著三人泡在一起。
次日清晨,也就是四月十七。
郭宗训痛苦地在马车内苏醒,坐起来掀开窗帘,看着窗外乌泱泱一眼看不到尽头的大军,莫名地皱起了眉头。
昨晚睡在马车上,一路的颠簸让他难以入眠,后来好不容易睡着了,可他又做了一个噩梦!
梦里,老爹郭荣北伐归来,蹲在不远处,张快双臂,微笑着等着他热情相拥!
他兴奋地跑了过去,紧紧抱着老爹:“太好了,北伐结束了,老爹你竟然真的完好无伤地回来了!”
“太好了,五代第一明君终于不用英年早逝了!”
“我也终于可以不用担心赵大陈桥兵变,可以躺平当个皇二代了……”
可下一秒,父皇原本充满温暖笑意的脸,却突然七窍流血!
口中不断地重复着:“训儿,爹悔不该不听你的,那赵匡胤狼子野心、狼子野心啊……”
收敛思绪,郭宗训不禁喃喃道:“老爹应该快要拿下宁州了吧……”
此时的郭荣,经过一天一夜的疯狂赶路后,正在战马上远远看着宁州的那座主城若有所思:
训儿借曹彬的名义说宁州刺史会主动投降,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这臭小子,难道连军事都懂?
不管了……
郭荣下意识地揉了揉腚,临出发前,那臭小子特意给他换了一个改良版的马鞍,当真舒适不少……
而于此同时,韩通心中也在胡思乱想:
昨日问曹彬时,曹彬那反应明显是不知道献策的事情,那梁王为何会说是曹彬的建议呢?
难道是梁王自己的建议,可他为什么要借曹彬的名义说出来呢?
算了,脑袋疼,想不明白就不想了……
“陛下,斥候回报,宁州城内外并无异常,此次隐蔽行军效果奇佳……”
赵匡胤的声音响起,郭荣下意识地笑道:“很好,多亏了训儿的提议,哦,不,是曹彬的建议……”
赵匡胤皱了皱眉,又道:“陛下,末将愿为先锋,攻打宁州……”
郭荣收敛笑意,正色道:“不用,朕要亲叩城门,且看他王洪降也不降!”
说罢,竟大喝一声,一马当先地冲向远处的宁州主城!
宁州城,刺史府内。
“啪”的一声,刺史王洪猛地将奏报狠狠砸在桌上,凶狠地看向面前的将领。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王洪震怒不已,可奏报上白纸黑字写着:大周大军正往乾宁军奔袭,预计次日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