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你成为殿前都点检,掌管天下兵马!”
“所以,你需要更多、更大的功劳……”
殿前都点检?
韩通浑身一颤,脑瓜子瞬间嗡嗡的。
经过宁州这一战,他已经相信了梁王绝对是神童,甚至也已经相信了已故皇后托梦的事情。
可他万万没想到,年仅六岁的梁王郭宗训,竟然会说这样的话!
不想当点检的将军,不是好将军!
成为殿前都点检,这几乎是每个将领的梦想,可他很清楚,有张永德、李重进、赵匡胤在,这位置怎么也轮不到他!
除非这些人全都死翘翘!
开玩笑,殿下肯定是在开玩笑……
可当他看向郭宗训时,却发现那双原本应该充满童真的眸子,此刻竟透着一股让人不容置疑的坚定!
那张小脸上,更是散发着一股莫名的气质……
一瞬间,他竟有些恍惚了起来:
这种感觉是……
帝王的气质!
没错,这绝对是帝王的气质!
这种感觉,甚至比陛下身上的还要强烈……
郭宗训招了招手,示意韩通附耳过来。
莫名地,韩通竟不由自主地弯下腰,附耳过去,就像是本能一向,甚至没有任何犹豫与思考。
“韩将军,你赶紧……”
夜色渐深。
窗棂外,冷月如霜孤悬墨夜,清辉透纸,在青砖上洒下淡痕。
郭宗训呆坐在案前,小身子快融进阴影里。
案上,他亲手熬的蔬菜肉沫粥热气已散,碗沿微凉。
殿外巡夜卫兵的脚步声沉得敲心,转瞬又被寂静吞掉。
他盯着粥里的碎肉沫,呆呆的,神情愈发凝重:
水路都部署的位置肯定被赵匡胤捷足先登了!
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单独领军、再立奇功,有资格成为殿前都点检!
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但无论如何,水路都部署的位置绝不能给赵匡胤!
也绝不能再让他立功,更不能让他成为殿前都点检!
可如果老爹郭荣已经做了决定,自己怎么才能有把水路都部署的位置抢回来呢?
论能力,赵匡胤的确比韩通强!
论官职,赵匡胤也比韩通高!
就算是论被信任程度,赵匡胤也还是比韩通强!
该死!
我怎么能犯这么大的疏漏,让赵匡胤抢了先?
以老爹郭荣那刚愎的个性,一旦定下来,只怕很难改变!
而且之前老得对自己勃然大怒的那一幕还历历在目,自己针对赵匡胤还不能太明显了……
时间一点点流逝,窗外的孤月愈发明亮。
突然,郭宗训倏地站了起来,双目放光,用力击了一下掌:
有了!
我知道该怎么办了……
正想着,外面突然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训儿,训儿……”
话音未落,房门便被推开,大周皇帝郭荣满脸兴奋地走了进来。
径直走向郭宗训,一把将他抱了起来,在空中转了好几圈,又狠狠嘬了几口,这才将其放下。
激动地说道:“臭小子,竟然真的被你说中了,竟然真的能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让宁州投降……”
郭宗训擦了擦脸上的口水:“爹爹,不是孩儿,是曹彬曹叔叔……”
郭荣伸手揪了揪他的脸:“臭小子,你这‘神童’就在别在你老爹面前装了!”
“你以为朕看不出来这些都是你的主意?”
“你就是想扶植曹彬罢了……”
郭宗训笑了笑,转身将粥端到郭荣面前,笑道:“爹爹英明,孩儿这点小心思始终难逃您的慧眼。”
郭荣很自然得接过粥坐在案前边吃边笑道:“训儿,你知道吗?”
“朕最高兴的不是你料中了宁州会投降,而是你终于知道藏锋了!”
“朕打下的这片江山将来肯定是要传给你的,可熟读史书你就会知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将来朕要是去寻你母后了,这江山就都靠你来守了。”
“所以你记住了,身为君王,一定要学会藏锋,而藏锋是为了关键时候更好的出刀!”
“这和打江山的阶段不同,打江山时就得锋芒毕露……”
听着郭荣的谆谆教诲,郭宗训感动不已,他知道,老爹郭荣已经将自己视为接班人了!
否则也不会明知自己在扶持曹彬,还故作不知成全自己。
可是老爹,你可不能早早就去寻母后啊!
那最大的威胁赵匡胤都还没摆平……
郭宗训一边听着老爹的教诲,一边给他捶背,又拉着他一起泡药浴。
在确认老爹身上一点伤口都没有后,然后便又开始了“脚踩大帝”的“马杀鸡”!
“爹爹,接下来您打算怎么部署呢?”
“你是说北伐一事?”
“嗯,孩儿对这很感兴趣,还望爹爹赐教!”
“你之前在酸枣门前不说对了吗?就是水陆并进,突袭为主,等到幽州,必会有一场决战……”
“水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