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的计策,但明公并非常人,以他的性格,肯定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
“而且这次是韩通不按照计划来的,陛下并非是非不辨之人,不会苛责明公的……”
然而,赵匡义却根本就没有听赵普在说些什么。
他低着头,目光阴鸷,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突然,赵普话还没说完,他便兀自喝骂一声:“无耻小儿,你等着……”
说罢,便愤愤然起身往外走。
赵普愣了愣,连忙开口道:“衙内,你这是要去哪儿?”
赵匡义头也不回地说道:“我有我的事,不用你管……”
不料,赵普连忙冲上去,紧紧抓着赵匡义的胳膊,正色道:
“衙内,我知道你要干嘛!”
“你还想对太子下手是吧?”
“明公之所以让我留下来,就是怕你如此激进!”
“你可千万别冲动,之前不是和你说过吗?”
“太子一死,陛下必定会立刻结束北伐,不计一切代价调查太子的死因,到时候我们就更加危险了!”
“而太子只要还好好活着,陛下就绝不会轻易中断北伐!”
“只要北伐还在进行,我们就还有机会!”
“你放心,殿前都点检的位子一定是明公的,你我的宏愿也一定能实现的……”
赵匡义似乎彻底被愤怒冲昏了头,愤怒地甩开赵普,怒道:
“机会?”
“还有什么机会……”
赵普犹豫了片刻,深吸一口气,凑到赵匡义耳边,压低声音道:
“衙内莫急!”
“只要北伐还在继续,陛下就一定会有亲上战场的时候。”
“在行营时,太子能提防!”
“但在战场上,太子可就提防不了了……”
赵匡义猛地一怔,震惊地看向赵普,颤抖道:“你、你难道要刺杀陛下……”
赵普摇了摇头:“非也,在明公成为殿前都点检之前,陛下不能死!”
“所以还是我们之前的那个计划……”
“这件事只有你知我知,明公都不能知道,切记……”
“而且我们必须要相信明公,以他的能力,一定能让计划顺利完成,奇袭幽州的功劳一定会是他的……”
……………………………………
说明:
孙行友(902年&bp;-&bp;981年),莫州清苑人,是五代十国至北宋初年的武将,经历了后晋、契丹、后汉、后周、北宋五个朝代。
据《宋史?孙行友传》记载,孙行友家世代务农,后以巫术聚民起家。宋初,孙行友被加封为同平章事。后来想割地自治,被赵匡胤圈禁,杀了他不少部下。
建隆四年秋,他才被放出来,重新起用为右龙武军将军。乾德二年,迁右监门卫大将军,又改左龙武军大将军。太平兴国六年卒,年八十,赠左卫上将军。
史书评价其为复杂多面的之人,善于利用机会壮大自己,军事能力突出,但在政治上具有一定的投机性。
他后期的经历,也间接体现了赵匡胤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