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辅政大臣,可如今你他娘的凭啥压老子一头?
我是功劳比你少吗?
一念至此,他突然再次喃喃道:“好侄儿,你可一定要说到做到……”
殊不知。
比起张永德,郭宗训其实对李重进更有好感。
因为历史上李重进在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大宋后,不仅没有接受赵匡胤的安抚,甚至密谋反宋,消息泄露后,他又直接起兵,最后兵败,携全家自*焚于扬州城!
历史资料证明,此人对大周、对郭荣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
只是,史料记载此人过于刚愎,甚至有可能就是他诬陷张永德谋反。
郭宗训实在不确定此人会不会服自己!
更不确定,如果历史上郭荣死后,赵匡胤没有陈桥兵变,那此人会不会也来一场兵变,夺取皇位……
不然的话,郭宗训肯定会把他当做心腹。
不过现在倒是无所谓,毕竟有老爹郭荣没有像历史上那样生病,有老爹在,不担心他不服自己。
自己也可以好好拉拢这个“表叔”了。
而他之所以一直没有私下拜见李重进,也确实是因为北伐一开始的时候,李重进并没有随郭荣一起,而是直到瀛、莫两州投降后才率军从淮南一带赶来。
而他那个时候又正为避免老爹郭荣像历史上那样生病而紧张,既没有心思,也没机会私下接触。
后来就开始攻打幽州,李重进又被当时的“总指挥”赵匡胤安排出去了。
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郭宗训知道李重进与张永德早有矛盾,史书上都记载得清清楚楚,二人一直在暗中较劲……
话说此时。
除了大周禁军的这两大统领在想着咱们的太子爷郭宗训,还有一个人对他也是念念不忘!
“兄长,这太子实在太过分了!”
“竟然让你这个殿前都指挥使驻扎固安,还让你沿水道向东北进发阻击辽国援军。”
“这不摆明了把你排挤在外,让你捞不到功劳吗?”
赵大没好气地白了眼自家弟弟:“你懂什么?”
“这是我自己争取的!”
赵匡义愣了愣:“你自己争取的?疯了吗……”
赵大现在对赵匡义是越来越没耐心了,像看白痴一样瞥了眼赵匡义,甚至都懒得和他说话。
于是赵匡义只能悻悻看向赵普,赵普捋捋胡须,微笑道:“若跟随太子殿下守涿州,明公更捞不到功劳!”
“单独行动才是最好的,若真有机会攻下幽州城,明公说不定能拿个先攻的功劳!”
赵匡义皱了皱眉:“好像是这个道理……”
此时,赵普来到赵匡义身边,轻声问道:
“明公,您说之前韩通说太子是因您私交的事情针对您,这句话到底是真是假啊?”
赵匡义也不由地竖起了耳朵。
赵大缓缓道:“他能让韩通提前攻下涿州,那就说明这些话就是太子故意让他告诉我的!”
闻言,赵普皱了皱眉:“所以,太子这是故意在提醒您,他知道您私交一事?”
赵大点点头:“以太子那深不可测的心思,只怕他不止知道私交的事……”
赵匡义瞬间瞪大了眼睛:“看吧,我就说过他肯定知道兄长你结义的……”
话音未落,赵大便喝道:“滚!”
赵匡义狠狠白了眼赵大:“滚就滚……”
见状,赵普叹息道:“那我们就更危险了!”
赵匡胤深深看向赵普:“你是不是觉得我太优柔寡断了?”
赵普摇摇头:“属下知道,明公从不是优柔寡断之人,更不是赌徒,明公目光之长远,绝不允许赌!”
赵匡胤脸上露出了感动的目光:“知我者,则平也……”
五月中旬。
在经历了几次伏击战后,辽国的那位“睡王”耶律璟终于率领大部队来到了幽州。
幽州的守军也瞬间暴涨十多万!
更是集结了耶律挞烈为首的等一众辽国大将!
一时间,幽州的守军士气大振,幽州的契丹人更是将久久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然而。
此时却有一个人惴惴不安、诚惶诚恐!
幽州行宫的议事大厅内。
所有幽州官员全都静静地看向站在大厅中央的那道身影,目光复杂,大气都不敢出。
此人正是南京留守兼兵马都总管萧思温!
只见他低着头,恭敬地站在原地,衣领已然被汗水浸透。
因为在他面前的主位上,坐着的正是辽国皇帝耶律璟!
“说说吧!”
“涿州为何会丢?”
萧思温猛地一怔,当即跪倒在地,颤抖地说道:“陛下,臣的确有想过救援幽州,甚至都已经拟好了作战方案。”
“可臣再三思量后,还是觉得不能冒险,涿州虽然是幽州门户,又是重要的粮道枢纽,但幽州可是我大辽南京所在。”
“万一周军有阴谋,故意引我军出击,那幽州岂不……”
正说着,耶律璟突然冷笑一声:“阴谋?”
“什么阴谋?”
说着到此,他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