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系的小会议室里,周一的上午阳光正好,透过洁净的玻璃窗,在深色的会议桌上投下明亮的光斑。空气里弥漫着旧书籍、茶叶和淡淡木质家具混合的味道。新学期的第一次学生管理工作会议即将在这里召开。
江芸坐在主位,面前放着笔记本和保温杯。她的左右两侧,分别坐着潘禹会、温宜,以及娄越、翁斯桐和陈秋铭。气氛略显沉闷,只有纸张翻动和偶尔的咳嗽声。
潘禹会清了清嗓子,率先开口,目光直接投向陈秋铭,语气带着惯有的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发难意味“陈老师,开学报到统计我看了。听说你们四班,有四名本省的学生,没有按照学校规定的周六晚上之前返校,而是拖到周日,和外省同学一起回来的?怎么回事啊?这个情况,你需要解释一下。”他特意强调了“听说”和“解释”,仿佛抓住了什么了不得的把柄。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到陈秋铭身上。温宜低头抿了口茶,看不清表情;娄越和翁斯桐则显得有些紧张。
陈秋铭面色平静,迎着潘禹会的目光,语气从容不迫“潘主任,是的,确有此事。颜心心、时丽雯、韩静、冯欣钰四位同学,是周日返校的。这是因为她们整个寒假期间,都作为志愿者服务亚洲冬季运动会,基本上没怎么回家,真正在家的时间加起来可能也就一周左右。我认为,让这些为学校、为龙城争得荣誉的孩子们多休息一天,多陪陪家人,在不影响正常上课的前提下,是合情合理的。所以,我特批了他们延迟一天返校。我认为这完全正常,没有任何问题。”他的声音清晰沉稳,理由充分,带着不容置疑的坦然。
潘禹会的脸色沉了下来,显然对陈秋铭这番“顶撞”很不满意,他提高了声调“合情合理?陈老师,你这是擅自做主!无组织无纪律!学校的规定是面向所有学生的,你凭什么搞特殊?你这样做,让其他班级那些按时返校的同学怎么想?会不会觉得系里管理不公平?会不会有样学样?你这个头开得很不好!”
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就在这时,主位上的江芸开口了,她的声音温和却自带分量,一下子打破了僵局“潘主任,我认为秋铭老师的处理方式没有问题。”
她一句话,让潘禹会愣住了,张着嘴还想反驳,却被江芸抬手制止了。
江芸环视一圈,继续说道“参加亚冬运志愿服务的同学们,确实非常辛苦。我了解过,他们几乎是昼夜颠倒,承担了巨大的压力和繁重的工作。在不影响整体教学秩序的情况下,给予他们一点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是应该的,这也体现了我们管理的温度。”
她话锋一转,语气中带上了赞许和骄傲“而且,我刚刚接到学校的表扬通报。我们法律系志愿者团队,在红灯笼体育场的安检工作中,表现极其出色,实现了零失误、零投诉,不仅受到了卢市长的点名表扬,更幸运地得到了前来观摩赛事的沈同志的亲切接见与合影!这是我们整个法律系的荣誉!市政府和学校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她的目光扫过陈秋铭和翁斯桐“这份沉甸甸的荣誉,离不开陈秋铭老师、翁斯桐老师、王春雨老师的辛勤付出,更离不开每一位志愿同学的汗水与努力!所以,潘主任,”她看向脸色变幻不定的潘禹会,“不仅不该批评,我们还应该在接下来的评优评奖、综合测评中,对这批表现出色的志愿者同学们予以充分的倾斜和照顾!要把这种奉献精神树立成我们系的榜样!”
江芸一锤定音,潘禹会哑口无言,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最终只能悻悻地哼了一声,低头翻看手里的文件,不再说话。温宜始终面无表情,娄越和翁斯桐则明显松了口气,向陈秋铭投去佩服的目光。
会议接着进行。翁斯桐传达了学校学工处关于开展“学雷锋活动月”的要求,要求各班级自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做好事活动。
潘禹会似乎又想找回场子,立刻接口道“这有什么难的?让学生们去打扫打扫图书馆、擦拭一下行政楼的玻璃、帮后勤拔拔草就行了!就是个形式,走个过场,应付过去就完了,没必要搞得太复杂。”
陈秋铭微微皱眉,立刻反驳道“潘主任,我不赞同。既然学校要求开展学雷锋活动,我们就应该让它真正有意义,而不是流于形式。应该让学生们通过活动,真正体会到雷锋同志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核,而不是简单地完成一次劳动任务。这既是对学生的教育,也是对雷锋精神的尊重。”
“你……”潘禹会又想发作。
江芸再次出面调和“好了,两位老师说的都有道理。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化,各班级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创新。如果有的班级想到校外去开展更有意义的活动,系里也会统一协调,尽量解决课程调整的问题。总之,目的就是要让活动落到实处,让学生有所收获。”
散会后,陈秋铭回到办公室,心里已经有了计划。他拿出手机,拨通了李天帛的电话。
“天帛老弟,忙不忙?”
“老哥?不忙不忙,有啥指示?”李天帛的声音总是那么热情。
“是这样,我们系要组织学雷锋活动,我想带同学们出去做点实实在在的好事。想到你的地盘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