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周末要去沈阳学习,江民的意思让她继续往上读一读,最好能读个博。
王兰兰过去是没这种条件,现在的话,确实可以考虑,她考虑过后同意了丈夫的想法。
通过婆婆和丈夫,王兰兰拜了老师。
而教王兰兰的这位老师是中医针灸专家,国医大师,又是针灸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至于身上的那些荣誉标签就更不用提了,什么某某医院的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还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最响亮的大概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名头。
这种人物,过去是想攀都攀不上的存在,现在成为了她的老师,她成为了老师的最后一位关门弟子。
珍惜得来不易的机会,王兰兰每一次去沈阳都是早早走,晚晚归。
周五晚上就走,周末半夜才会回家。
周六江民一个人和建军儿在家,他闲来无事电视机也不想瞧,就想他那已经一个晚上没联系的老婆。
所谓感情培养就是,培养你对她的感情,至于对方爱不爱你,他觉得早晚会爱。
给王兰兰打了电话。
王兰兰一早四点钟就起床开始扎纸楞板,练习手法。
原来真的不是所有人扎针灸都会疼,她老师的话帮她扎过,那种疼痛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不行的地方就抓紧练起来。
兰兰没有时间去想家里,没有时间去想丈夫。
冷静的说,没有谁和谁能恩爱一辈子,没有谁的爱情是永不落幕的。江民喜欢她,她知道。
她也喜欢他,只是他条件太好了。
结婚是因为他的脚成了缺点,那缺点以后没了呢?
至少她是这样想的。
和爱情这种缥缈的东西比较起来,她觉得将技术将人脉稳固住了,对她而言才是最重要的。
丈夫或许某一天就不爱她了,她也不会年轻一辈子,也不会让他新鲜一辈子,但学到手的本领永远都是她的!
心中有想法,做事情就有步调。
王兰兰将丈夫排在了学习之后,她上课的时候也轻易不会带着手机。
嗯,江民给她买了手机,但是她扔在了宿舍里。
电话响了半天,江民歪着头看建军儿:“你知道有些女人看起来柔弱,心很硬的。”
又说:“不过硬和硬也不同。”他笑。
就比如说王兰兰的硬,硬的让他有点窝火!
扔着丈夫你外出潇洒,连点想念都没有吗?
好无情啊!
兰兰白天上课,晚上练习。
周末下午,正常三点多她已经可以坐车回钢城了,但她每次都会晚走一段时间。
沙坑楼-
王振刚给杨芸晴做锅包肉,杨芸晴不能吃炖肉,过了油的肉还能吃几口。
做完菜,他特意给大女儿留了四块,做都做了肯定要给兰兰带上一点。
杨贵芬说他:“做就多做两块,就这点抠抠搜搜。”
说着就要从盘子里往外夹,王振刚制止妻子:“这四块够她吃了,小民也不吃。”
送多了放到第二天肉就不一样了,热了以后也不好吃。
“她都两个星期没回来了,也不知道忙什么。”王振刚叨叨。
属于老父亲的担心,以前在外面读书见不到没办法,这都回家了还是见不到,就有点不放心。
怕女儿受欺负!
“你跟我一起送过去啊?”杨贵芬看丈夫问。
正好她要送报纸,一块走了。
王振刚解下围裙:“那一起吧。”
两人答对杨芸晴吃饭,饭菜都摆好,吃完你放下筷子就可以回家,什么都不用你干!杨芸晴回了娘家也不用人陪。
过了铁桥杨贵芬去敲门,王振刚不想进去,就没进。
过了大概能有三分钟,杨贵芬带着笑从大门里走了出来。
“没在家啊?”王振刚没看见王兰兰出来送人。
杨贵芬:“去沈阳学习去了,说是月底还得去北京学习呢。”
王振刚嘟囔:“不上班了,还去北京。”
杨贵芬也不明白这其中的原因,不过去肯定是有理由的就对了。
“回吧,明天一早我去医院看看她。”杨桂芬心里清楚王振刚这就是有点担心了。
见不到人,怕出事!
过去也有这种事情,女儿叫人打死就死在家里,都没人知道!
虽说小民看起来不是这样的人,可还得加点小心!
王振刚一脸无奈往回走。
“这丫头也是,一点消息都没有,你说说搞的我这心里不上不下的。”
杨贵芬:“就你瞎操心,你看芸晴平时用我关心吗?我多说两句她就嫌我烦。”
“芸晴爽利,兰兰不行。”王振刚觉得自己女儿太柔弱了。
是那种一巴掌甩过去就能打死的类型,芸晴不一样啊,别人要是打芸晴,芸晴就敢拿着刀砍回去,所以他不担心芸晴,担心兰兰。
杨贵芬叹气:“也是。”
大的娇啊,又长得好看,成天让人提心吊胆的。
沈阳-
王兰兰买了七点半的火车票,掐着时间去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