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嘉茵转过身来回视他。男人一袭素衫,玉冠束发,看上去清雅如竹。恍然还是五年前那个低眉顺眼唤她“嫂嫂”的青年。但那双眼睛里,昔日的澄澈温驯早已沉淀成幽邃的深潭。暗潮涌动间,浮沉着太多她读不懂的东西。对于对方不准离开的言论,她眼底满是警惕和探究,质问:“为什么?”该不会是想着这里远离京都,就可以为所欲为,杀她泄愤了吧?景绽并不知她对自己的看法,薄唇轻启,弯着唇角:“待在本公身边,才安全。”后三个字引起乔嘉茵的注意,她脑海中快速闪过一个猜测。什么叫待在他身边才安全?外面不安全吗?原文里灵恩寺的刺杀是一个奸相所为,她一时忘了那个奸相的名字。但记得那人在原文中是景绽的老师。那个奸相自私阴暗,嫉贤妒能,原文里是个一手遮天的权臣。景绽拜入他的门下,即便称其一声“老师”,也免不了被多番打压欺凌。后来景绽做局报复,将那人拉下马,自己成了挟势弄权的右相。此后,他不止一次暗杀裕王,发现裕王暗中积蓄力量后,为了削弱其势力,设局暗杀了太后。并将其嫁祸给朝中暗里支持裕王的名将。他用乔父威胁乔欣然远离裕王,逼对方喜欢他。谁料乔父爱女心切,主动死于他的刀下。再后来,他和裕王的争斗愈演愈烈。彻底掌握朝中大权后,景绽软禁皇帝,由自己“代行皇权”。囚禁裕王,逼迫乔欣然与他成亲。大婚当日,乔欣然和暗中营救裕王的人里应外合。捅了他一刀后救出裕王,奸相景绽自此被囚,凌迟枭首,悲惨下线。如今的他,省去原文中成为那个右相门生的情节,直接做了当初给江相出主意的那些事。由此可以推断,今日对裕王的刺杀,就是景绽策划。这是原文的剧情,她不需要阻止更不需要改变。顺其自然就能推动男女主的感情发展。但她现在不确定乔欣然有没有见到裕王,必须要亲自确认一眼才可以。还有就是……看文时对那些路人甲纸片人什么的都没有任何感觉。可她来到寺庙后,接触了那些寺僧和尚,明白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这样的刺杀必然不会只见裕王一个人的血。思及此,她抱着“尽自己所能”的无力感心态,忍不住问了句:“你不会伤及无辜吧?”景绽先是疑惑,而后眼中闪过诧然。“乔楼主似乎知道本公要做什么?”他眼神忽地一眯,带着丝危险意味,“那就更不能放你离开给某人报信了。”“我妹妹还在外面!”她企图搬出女主。毕竟原文里景绽是个深情男二的人设。眼下他们也见过面了,她不信景绽对女主没有任何感觉。“乔欣然,你见过的,国公大人应该也不想她有什么意外?”景绽闻言沉了脸色。他当然知道乔欣然,眼前人的妹妹,她们关系似乎还很好。他讨厌所有和她关系好的人。当初他同样不喜绫罗和春婶儿,还有小黑。但她说她们是她最重要的家人。哪怕他曾让嫂嫂选,一边是前途无限的他,一边是绫罗她们。嫂嫂说,她不要选,她都要。那是不是说明,他和绫罗她们一样,在她心里都是最重要的。所以他才将她们都接到身边,厚待她们。给绫罗请最好的武艺师父,让她做自己的贴身近卫。让春婶儿做了国公府的总掌事嬷嬷。小黑现在年龄大了,他连门都不让它守,由专人伺候着,每天就是吃吃睡睡。可她“回来”后却有了新的家人,似乎打算不要他们了?他曾问过绫罗,说:“她曾经对你那么好,为什么如今能狠心连你也不认了?”绫罗面上伤感,嘴上却在替那人说话:“或许,主子有她不得已的苦衷。”他听了不由得嗤笑,不以为然却也不得不接受这个说法。现下看她那么在乎自己那个妹妹,他心里尤其不舒服。但也不得不“爱屋及乌”,哪怕只是装的。他转头看向绫罗,眼神意味深长:“派人去寻。”乔嘉茵微微挑眉瞥了眼男人,心想他对女主果然还是在意的。原文走向应该没有偏,他还是会喜欢上乔欣然。而绫罗很清楚自家主子那个眼神的意思。大概就是随便派个人出去,随便找找就好。找不到更好。可乔嘉茵不想一直被困在这里,也不想乔欣然被找到后同样困在景绽身边。她想看到的,是男女主顺利见面,能在刺杀开始时,上演原文中的经典情节。想了想,就这么硬闯出去肯定不行。那晚夜闯无忧楼的女子,应该就是绫罗。以对方现在的身手,她怕是打不过。何况外面在暗处还不知道埋伏着多少高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