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器那头,是死一般的寂静。
智者似乎被林墨描绘的蓝图,震得半天没能回过神。
恒温恒湿的实验室。
不设上限的研究经费。
灾变之前,只有国家级的顶尖项目,才可能享受到这种待遇。
“林先生……”
过了许久,智者的声音才再次响起,带着明显的颤抖和不敢确信。
“你说的这些……灯塔需要付出什么?”
他不相信天上有掉馅饼的好事。
如此优厚的条件,必然要付出对等的代价。
“代价?”林墨笑了,“我不需要你们付出什么。”
“我要的,是你们加入新城之后,把图纸上的东西,变成现实。”
“我要你们的智慧,成为新城最坚固的盾,最锋利的矛。”
林墨的语气很平静,却让智者感到一阵热血上涌。
这是认可。
在这末世之中,对知识分子最崇高的认可!
过了许久,智者才平复下情绪。
“林先生的承诺,我……代表灯塔上下,感激不尽。”
“但是,灯塔距离新城路途遥远,中间隔着大片的废弃城区,道路情况比三号公路复杂百倍。”智者的声音恢复了冷静,“大规模的人员转移,不是一件易事。”
“所以,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林墨的声音很平稳,“方舟的经验,可以参考。”
“我会派工程队和卫队,从新城出发,向你们的方向清理出一条安全通道。”
“你们灯塔也要组织人手,从你们那边同时动工,双向推进。”
“把路打通,把丧尸清理个几遍,转移才能提上日程。”
林墨的计划清晰而务实,没有半分好高骛远。
“好!”智者当即拍板,“我立刻召开最高会议,统一所有人的思想!灯塔将全力配合新城的计划!”
“就这样。”
林墨挂断了通讯。
小卖部里恢复了安静。
他端起茶杯,不紧不慢地喝了一口。
四大势力,方舟已定,灯塔在即,只剩下磐石和蜂巢。
林墨并不着急。
雪球已经滚起来了,剩下的两家,要么被雪球裹挟着前进,要么被碾得粉碎。
新城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
就在这时,夜莺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老板。”
夜莺将一份文件递了过来。
“这是最新的统计。最近几天,陆续又有数百多名幸存者抵达新城外围,请求加入。”
“目前,新城登记在册的总人口,已经突破三千。”
三千人。
这个数字,让林墨也略感意外。
这才多长时间,新城的规模就扩大了将近一倍。
不过仔细想想,又显得很合理。
新城这边吃喝管够,还有高大的城墙,哪怕是四大势力都渴望加入,更别说那些游荡的幸存者了。
只要有机会,就算是爬,他们也要爬到新城。
“人多是好事,但也可能是坏事。”林墨放下茶杯,“筛选工作做得怎么样?”
“所有人都经过了初步甄别,没有发现明显的异常。”夜莺回答,“但人手还是太紧张了,仅仅是维持登记和安置工作,就已经让行政部门超负荷运转。”
林墨点了下头。
“从卫队里抽调五十人,再挑选五十个信得过的青壮。”
“组建一支治安巡逻队,由你直接负责。”
“巡逻队二十四小时轮班,在新城内部巡视。任何打架斗殴、偷窃抢劫的行为,第一次关三天禁闭,第二次直接逐出新城。”
“另外,升级筛选流程。”林墨的语气加重了几分,“所有新加入的人,必须经过三天的隔离观察期。这期间,仔细盘查他们的来历和背景。”
“我不希望新城里,混进一些不该有的老鼠。”
“明白。”夜莺干脆地应下。
眼下既然说到了这件事,林墨索性多交代几句。
“巡逻队的主要任务是对内,就不用装备自动步枪了,万一被人抢了,也是个麻烦事。”
“你找王文彬,让他搞一批手枪,再弄点防爆盾和短棍。”
“新城的秩序需要维护,但也不能动手就见血,把控好尺度。”
“好的,老板。”
夜莺领命而去,不到半小时,新城中心广场的公告栏上,就贴出了一张崭新的告示。
告示是用打印机打出来的,白纸黑字,标题硕大醒目。
《新城治安巡逻队招募令》
一、招募人数五十。
二、职责维护新城内部治安,处理纠纷,巡逻警戒,不参与城外作战。
三、待遇入选者每日供给为卫队标准的八成,家属享受同等食物配给。
四、选拔标准体能测试与背景审查。
告示一贴出来,瞬间就在人群中引爆了。
“巡逻队?这是干什么的?”
“你看下面写的,管城里的事,不用跟丧尸拼命!”
“待遇竟然有卫队的八成?那也太丰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