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海外青铜鼎事件的惊心动魄,博古斋的日子仿佛一下子又沉静了下来。
陈墨白每日里打理店铺,研读《斫玉录》,锤炼感知力,日子过得规律却不敢有丝毫松懈。他知道,秦远山绝不会因为一次失利就偃旗息鼓,更大的风暴必然在酝酿之中。
果然,这日午后,一则消息,迅速传遍了琉璃厂乃至整个京城古玩圈。
三年一度的“京华鉴宝大会”即将隆重举办!这次大会由几家颇具实力的行业协会联合主办,据说规模空前,不仅邀请了南北各路名家大师担任评委,更是广撒英雄帖,鼓励民间藏家携宝参会,交流切磋,届时还会有重量级的海外藏家团体前来观摩。
消息一出,整个圈子都沸腾了。这等盛会,不仅是扬名立万、展示实力的绝佳舞台,更是淘宝捡漏、开阔眼界的难得机会。各大店铺、各路藏家都开始摩拳擦掌,精心准备。
然而,真正在圈内核心层引起轩然大波的,却并非大会本身,而是随之流传出来的另一则“小道消息”。
据传,本次鉴宝大会上,实力雄厚的“秦远国际艺术投资集团”将作为主要赞助商之一,其董事长秦远山先生更是将亲自担任评委。而最引人瞩目的是,秦先生有意在大会的“珍品展示环节”,公开展示一件他珍藏多年的稀世之宝,一页失传已久的古籍《斫玉录》宋代手抄本残页!
《斫玉录》!
这个名字对于普通大众或许陌生,但在顶尖的古玩行家、尤其是专研玉器和古代工艺的圈子里,却是传说中的圣典!传闻此书集古代琢玉、鉴玉、用玉秘法之大成,早已失传,只剩零星记载散见于某些古籍之中。任何与之相关的只言片语,都足以引起轰动,更何况是一页宋代的手抄本残页!
消息传得有鼻子有眼,甚至有人说秦远山手中的这一页残页,记载了某种早已失传的“盘玉养心”的秘法,玄妙无比。
整个圈子顿时炸开了锅!
“真的假的?《斫玉录》残页?秦远山手里还有这种宝贝?”&nbp;“宋代手抄本!我的天!这要是真的,价值无法估量啊!”&nbp;“秦老板这次真是大手笔!这种压箱底的宝贝都舍得拿出来亮相?”&nbp;“看来这次鉴宝大会有看头了!冲着这页残篇,也值得去开开眼!”
各种议论、猜测、惊叹充斥着茶楼饭馆、店铺地摊。秦远山和他的秦远国际,一时间风头无两,赚足了眼球和期待。
消息自然也如预料的那样,一字不落地传到了陈墨白的耳朵里。
当时他正在给一位老主顾介绍一件清代瓷瓶,听到旁边几个摊主唾沫横飞地议论此事,他的手猛地一抖,差点将手中的瓷瓶滑落!
《斫玉录》残页?!&nbp;秦远山要在鉴宝大会上公开展示?!
一瞬间,陈墨白只觉得一股热血猛地冲上头顶,耳边嗡嗡作响,心脏狂跳得几乎要挣脱胸腔!
《斫玉录》!对他而言,这不仅仅是什么传说中的古籍,那是他师门传承的核心!是师父和师叔视若性命的东西!更是可能与“天工坊”密切相关的关键线索!
师门保存的《斫玉录》也只是残本,而且明显有缺失。秦远山手里怎么可能会有残页?还是宋代手抄本?
是真是假?
如果是假的,秦远山此举意欲何为?哗众取宠?抬高身价?似乎没必要搞出这么大动静。&nbp;如果是真的……那他是从何得来?难道师叔的死,师门的变故,与这页残篇有关?!
无数个念头,在他脑中翻滚冲撞。他强忍着巨大的震惊和翻涌的情绪,勉强送走了那位老主顾,立刻转身就往后院走,脚步甚至有些虚浮。
“墨白哥,你没事吧?脸色怎么这么白?”小泉担忧地问了一句。
陈墨白摆摆手,没说话,转身去了金三钱杂货铺的门。
金三钱正靠在躺椅上听收音机里的京剧,咿咿呀呀唱得正欢,见陈墨白脸色煞白、呼吸急促地闯进来,慢悠悠地关了收音机,眯着眼道“咋?又踩着你尾巴了?还是听说秦远山要亮宝贝,坐不住了?”
“金爷!您也听说了?”陈墨白急声道,“《斫玉录》残页!他怎么可能有?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慌什么!”金三钱瞪了他一眼,拿起烟袋锅子慢条斯理地填着烟丝,“天塌下来了?不就是一页破纸吗?看把你急得,跟个没头苍蝇似的!”
“那是《斫玉录》!”陈墨白加重了语气,“对我师门至关重要!”
“屁的至关重要!”金三钱嗤笑一声,划着火柴点上烟,吧嗒吧嗒抽了两口,才悠悠道,“老子问你,他秦远山是傻子吗?”
陈墨白一愣“……不是。”
“那他是个爱出风头、喜欢拿自家宝贝满世界炫耀的二愣子吗?”&nbp;“……不像。”&nbp;“那他早不拿出来晚不拿出来,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在你小子刚让他吃了大亏之后,搞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是为了啥?”&nbp;陈墨白沉默了,冷汗渐渐从额角渗出“您是说……这是冲着我来的?诱饵?”
“还不算太笨!”金三钱吐出个烟圈,“钓的就是你这条知道《斫玉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