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池小说 > 其他类型 > 高考落榜?我众筹开创最高学府! > 第174章:一株“不可能”存在的植物

第174章:一株“不可能”存在的植物(1 / 2)

燕京大学的学术交流团,一行十二人,每一个都是从国内最顶尖的头脑中筛选出的精英。他们踏入【“伊甸园”】时,身上带着一种毋庸置疑的、属于最高学府的矜持与傲慢。

带队的老者,是国内植物学界的泰斗,顾远山教授。他鼻梁上架着一副老式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而审慎。

两个小时。

仅仅两个小时,他们最初的计划就已宣告彻底破产。

那份被团队寄予厚望、旨在从宏观生态系统层面进行降维打击的方案,在【“伊甸园”】那近乎于神迹的完美生态循环面前,脆弱得像一张被戳破的窗户纸。

“湿度92%,空气含氧量28%,负离子浓度……超过峰值。”

“报告,3区域能量转化效率模型分析完成,结果……结果比亚马逊流域的原始样本还要高出17个百分点。”

“b1区域的菌群-植被-昆虫生态链……没有任何冗余环节,每一个物种的存在都有明确的生态位指向,找不到任何可被攻击的薄弱点。”

通讯频道里,断断续续传来的报告声,让每一个人的脸色都愈发凝重。他们引以为傲的知识体系,在这里仿佛成了一个笑话。这里没有漏洞,没有瑕疵,完美得令人感到一种发自心底的寒意。

顾远山沉默地听着,最终摘下眼镜,用绒布缓缓擦拭着。这个动作,是他内心极度不平静的信号。

“放弃宏观扫描。”

他的声音不高,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断。

“转入第二方案。从微观入手,直接进行基因层面的筛查。我就不信,他们能在每一个碱基对上都做到天衣无缝!”

命令下达,团队立刻重新振作起来。宏观上的完美,或许可以通过强大的算力和资源堆砌出来。但微观层面的基因表达,那才是生命科学的根基,是无法“弄虚作假”的禁区。

他们是燕京大学最顶尖的博士生,这是他们最擅长的领域,也是他们最后的骄傲。

然而,也正是在这片他们自认为最熟悉的战场上,一场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酝酿。

团队中主攻植物重金属耐受性与吸收机制的博士生李文,正操控着一台便携式高精度元素分析仪,对脚下这片看似普通的草地进行随机抽样。

显示屏上的数据流平稳地滚动着,一切都显得枯燥而正常。

直到他将探测针刺入一株毫不起眼、甚至有些枯黄的杂草根部。

嘀——

一声尖锐的警报,打破了现场的沉寂。

李文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看见,在代表“铅(pb)”元素的分析光谱上,一道刺眼的、远超安全阈值的红色峰值,猛地耸立起来,几乎要冲破屏幕的顶端!

“这……”

他的呼吸一滞,下意识地以为是仪器受到了某种强电磁干扰。他重启了设备,再次进行检测。

结果,一模一样。

这株植物的根茎,正在以一种堪称恐怖的效率,疯狂地从土壤中汲取着“铅”元素,其富集程度,已经超过了他认知中任何一种铅超富集植物的理论极限。

还没等他从这惊人的发现中回过神来,他鬼使神差地,将分析仪的另一支柔性气态探测管,对准了这株植物的叶片。

下一秒,他看到了让他毕生难忘的一幕。

在代表“汞(hg)”元素的气态分析界面上,同样一道狰狞的红色峰值,拔地而起!

这株植物的叶片,竟然在同一时间,以一种同样霸道的方式,直接从空气中捕捉、吸收着游离的汞蒸气!

李文的大脑,宕机了。

他整个人僵在原地,嘴巴微微张开,却发不出任何声音。手中的实时数据分析仪,仿佛有千斤之重。

“这……这不可能!”

一声压抑不住的、带着颤音的惊呼,终于从他的喉咙里挤了出来。

这声惊呼,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打破了团队的专注。

所有人立刻围了过来。

“怎么回事,李文?”

“仪器出错了?”

李文没有回答,只是用一根发抖的手指,指向了屏幕。

当众人看清屏幕上那两道同时耸立、分别代表着“铅”和“汞”的、蛮不讲理的红色峰值时,所有的议论声戛然而生。

一片死寂。

一种足以让顶尖学者感到窒息的、荒谬绝伦的死寂。

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仪器散热风扇发出的、微弱而单调的嗡鸣。

在他们面前的,就是那株植物。

它看起来平平无奇,叶片枯黄,形态猥琐,如同城市绿化带里最常见的、生命力顽强的杂草。

但就是这样一株“杂草”,却向他们展示了一个足以颠覆整个现代植物学的神迹。

顾远山教授推开人群,走了进来。他脸上的皱纹,因为极度的严肃而绷紧。他推了推老花镜,从李文手中接过了仪器,亲自操作了一遍。

从校准,到取样,再到分析。

每一个步骤都精准无误,无可挑剔。

最终,显示屏上浮现出的结果,与之前分毫不差。

顾远

最新小说: 孕妻搬空家产去随军!团长日日红温 贤妃今天也在咸鱼 让你娶公主,你怎么想株连九族? 星穹神械 全球进化:我靠没道德横行末世 这位飞升境大限将至 让你辟邪,没让你在恐怖游戏开车 全员系统不带我?那只能灭世了 我咋真成方寸山弟子了啊 一秒十级,从边关小卒开始横推